对于这样的心理,“好好说话”——这是一档在“喜马拉雅”上非常成功的“知识付费”产品——主创胡渐彪有过很好的总结:“支撑知识付费浪潮最重要的一个动能就是焦虑……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太多值得追求的美好,这些美好我们知道我们是有机会得到的……但不幸的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事情,我想挠,但是挠不到,非常焦虑。 解决焦虑的方式有两种:实现那个令人焦虑的目标,或者仅仅消除焦虑本身。 区别在于:只有后者是能花钱买到的结果。
5 充分理解这种消费动机之前,我曾经付出过不小的代价。 曾经有一位几乎没有互联网从业经验年轻人通过在行向我请教什么是“互联网运营”——这就像希望通过看书来学会游泳一样困难。我给她的建议是:1、系统性地阅读一两本互联网运营方面的书籍;2、加入一家互联网企业干上一段时间的运营。 结果是,我遭到了这位用户的投诉,她认为我的建议对她没有帮助。事后反省,我认为我的建议并非没有帮助,而是太过实际,以至于没有缓解,反而是加剧了用户的焦虑感。 门槛太高不行,太低也会导致问题。其实,全国各大机场的书店里,直播,都在常年播放马云本人身体力行的各种演讲和商业培训内容。但是相比之下,中产阶级似乎对于“得到”上的付费专栏兴趣更大。这或许是因为,当我们发现任何人都可以花上一小笔钱和马云产生关系时,这样的“高位模仿”也就失去了意义。 就像伍迪艾伦那个著名的笑话所说:“我永远不会想要加入一个愿意接受我这种人的俱乐部。”一个俱乐部的成功诀窍就在于:它必须要能把一部分人拦在门外。一些像“小密圈”那样的“俱乐部”式产品的流行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些俱乐部的付费门槛要显著高于公众号上打赏的平均水平,它们允许你花钱得到一个距离“高位”者更加接近的前排位置。
6 不难理解为什么“复购”会成为目前“知识付费”产品最大的痛点。 焦虑感是不存在特效药的,这一秒,你如愿以偿地加入了那个“愿意接受你”的俱乐部;下一秒,它就会驱使你去继续寻找下一个可以申请的俱乐部。 如果说驱动“知识付费”和时尚行业的,是同一种内在动机的话,那么“知识付费”一定也像时尚行业那样,会不断经历流行与落伍的趋势交替。 许多“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者私下都说,本来看得就不算频繁,第二年没有继续订阅的意愿了。 不过,至少李翔已经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在“001号知识发布会”上,罗振宇宣布,李翔加入“得到”团队担任总编辑,而“李翔商业内参”第二季将改名“李翔知识内参”。 并且,由199元一年降至免费。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号:字典序列(zidianxulie),作者: 刘晨 相关阅读: 10天融资近3亿,我就等着看共享充电宝什么时候倒闭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Airbnb需要做好基本功 知识付费是大坑?多少行家入了局?——2016知识行家排行榜出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