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丽科技的小伙伴们,中间是创始人周智。 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 ?导语 周智在解释纳米孔技术时,也是这样开场的:“lllumian、Oxford Nanopore等基因检测巨头都是使用基于纳米孔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 例如在去年年底,Oxford Nanopore (牛津纳米孔)的掌上测序仪完成了多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获得1.26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读博时期便开始接触纳米孔技术的周智,在博士后工作时期从事肿瘤研究。他认为,纳米孔技术的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早期癌症筛查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9月,周智回国创立梅丽科技,欲研发纳米孔早期癌症检测仪器。在他的设计中,用户可使用仪器检测10μml体液(血液、唾液等),快速确认是否患有癌症及所患癌症阶段。目前,周智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的原理验证,第一代原型机将于今年6月研发完成。 注: 周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周智喜欢《东洲列国志》中楚庄王初登基时的故事,特别是楚庄王对臣子“南方有鸟,三年不翅“的回答。 去年9月回国创立梅丽科技时,他已做好准备成为 “三年不飞的大鸟” 。 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读博期间,周智接触到当时大热的纳米孔技术。后来,开奖,在做肿瘤相关课题的他开始思考是否能把纳米孔技术应用于肿瘤检测领域。 “早期癌症的治愈率较高”,但据周智介绍,癌症检测一般采用拍X光影像、做CT等传统检测技术和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 其中,前者仅能检测到中晚期癌症,且存在仪器辐射损伤机体的副作用;而后者中的CTC技术仅能检测癌症已发生转移的晚期病例,ctDNA检测技术仅能检测血样、灵敏度和准确性低,成本高(单次检测约2000元)。 为深入了解纳米孔技术在肿瘤检测方面的技术发展,博士毕业后,周智选择在肯塔基大学美国Markey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开始博士后工作,专门研究相关课题。 在此期间,周智在实验室验证了使用纳米孔技术检测肿瘤的原理:用纳米孔检测不同种类的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当身体发生病变时,人体内部的核酸、RNA、DNA、蛋白或是代谢物会有质的突变,我们通过检测这些突发标记物确认人体内是否有癌细胞或数量,并对应每个患病时期。” 周智用“地铁安检”形容整个检测过程,“像包裹在传送带上通过检查,给待测的生物标记物施加电压使其一个个穿过纳米孔上孔洞,通过电信号差异区分生物标记物种类及检测其浓度”。不同肿瘤的生物标记物不同,其浓度高低与患癌时期相关。 “科研界有已发表论文认可此技术。”周智在美国期间已使用该技术完成3种癌症和艾滋病生物标记物检测,分别是:对应肠癌的EpCAM(蛋白)、对应乳腺癌的TF(代谢产物)和对应艾滋病的TAT(多肽)。他在实验室时,使用合成样本完成测试,“但朋友利用血清实验成功并发表文章”。 同类分子的检测原理相同,例如,一种蛋白类生物标记物已被检测,相同类别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只是时间问题;而纳米孔技术早已应用于DNA检测。去年9月,周智认为技术已在实验室被验证,可以回国将其产品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Illumina 预计全球早期癌症筛查市场规模在200-1000 亿美金之间。目前,国内研究只在科研阶段,相关产品非常少,要迅速回国抢占赛道。” 在同学朋友间拉起团队,回国后的周智将要做的工作划分成4个阶段:一、产品研发完成;二、用产品验证之前的实验室数据结果;三、开展临床实验;四、从检测一类别癌症向其他癌症拓展。 现阶段,团队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硬件设备原型机将于下月完成,今年10月份左右可推出产品(硬件和软件)。
◆ 梅丽科技开发的纳米孔早期癌症检测仪器形态类似于上图纳米孔掌上测序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