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每想到催收行业,你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一幅“香港电影式”的画面:几个赤膊的纹身大汉,在你门前泼红油漆,凶神恶煞地追着你要你还钱。 总而言之,你的心里可能会有一种感官:low。 做催收的人,大概也能感受到这种慢慢的偏见。大锤资产董事长兼总经理蒋薇曾供职于民生银行,在宜信做风控,当她选择出来创业做催收之后,身边都有了不少善意的“担忧”——你怎么好好的风控不做,去做催收了呢? 然而,催收真的是一个那么low的行业吗?这可能只是在中国的一些偏见。蒋薇在接受36氪采访时,也有类似的观点,她介绍到,在美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链条,非常的完善,从催收、到不良资产的定价、再到不良资产的交易,都有相应的企业处理;同时行业分工高度细化。 比如,大多数做催收行业的人可能都是西装革履的,他们会根据债务人的信用评分,给他们分层。 第一层,这层的债务人,很有可能只是忘了,催收公司往往非常小心,生怕打扰到你,只会给你发邮件、发短信,提醒你还钱。第二层,会开始打电话提醒。到了第三层,才会开始了解具体情况,问你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一时手头紧,可能会根据你的情况跟你减免一部分本金与利息,同时给你提供一些更高利息的专门产品,恢复你的流动性,帮你渡过这个难关。 中外催收行业的这种不同,可能跟中国个人消费贷款行业发展较晚有关。 被忽略的风控屏障 在以前,中国的“个人借贷”,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从前,上世界八九十年代,金融机构的主体是银行,很多银行甚至只有对公业务;后来股份制银行为了与大银行抗衡,开始了零售银行业务,到了2005-2008年,信用卡开始大规模兴起,中国银行业似乎终于发现,原来有大量客户没有得到服务。此时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开始建立。 然而,就算有了零售银行、信用卡和房贷业务,中国仍然存在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没有被金融体系覆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13年迎来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针对中小微贷的创业公司风气云涌。“有人做数据、有人做信用评分、有人做流量,前面的都被VC投了一轮,只有催收没有”。 然而,这个行业的逻辑是,前面只要放贷了,后面肯定会有逾期。何况正值风口上的互联网金融,涌入之人鱼龙混杂,更是让行业的资产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资产的规模就越来越大。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后面的服务一直没有提升。” 明明是风险管理最后一道屏障的催收,在前面的获客、风控都已经被互联网升级了一大圈之后,催收还没有被“升级”。此前的催收,就像一个被忽略的风口。 蒋薇说,催收行业一直非常传统,被忽略一是因为偏见,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个性服务,很难一下被革新。此外,不良资产的处置,包括不良资产估值和风险定价的专业机构,在中国都非常缺乏。比如,中国的ABS,采用的也不是精准地对资产定价的方式,而是以大公司的信用做背书,就算拿出来买卖的也只是头部的优质资产。 平台如何帮行业升级? 大概是在去年,这个风险管理的关口终于被VC盯上。 不良资产领域区域性的中小公司多,上游的需求方也很多,是一个有机会产生平台公司的市场,从去年开始,这个赛道的公司开始获得了资本的关注,比如36氪报道过的大锤资产、资产百分百、资产360、互易金服、资易通、青苔债管家等。 随着催收行业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媒体上经常能听到暴力催收,甚至是裸条这样的催收方式。蒋薇认为,这跟催收行业的整体从业素质也许有关,但也跟行业特点有关,而平台公司的出现,也许可以帮助这个行业升级。 首先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行业透明度。 P2P、小贷以及消费金融的债务,通常零散、数量多、总数大,上游的贷款机构和下游的催收公司,也都呈现出分散的特点。通常大的催收公司,倾向于跟银行合作,对于新兴的金融机构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哪些催收公司好,也不知道怎么找到合适的催收公司。 在平台上,催收公司以往的回款情况,都会记录在案,针对不同资产的回款表现,也都写得一清二楚,回款率和费率,就非常透明。 其次是提高回款率和工作效率。 蒋薇认为,中国的不少催收公司,对债务人的处理“简单粗暴”,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缺少数据加工的能力。“他们没有信用评分能力,没有分析你是最近遇到手头紧,还是真的不想还钱。”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用户体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