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圆桌主人——《知日》主编、奇点社创始人苏静 知识付费的理念,掀起了一股“内容再造”的大潮,不少媒体人、文化人、资深编辑,下海兼起了产品经理,为未来的文化产品形态探探路。罗胖、姬十三都认为出版、媒体、教育三大行业的交叉点会生出下一代的内容产品形态,直播,至于是什么?没人知道。 未来不可知,但似乎成功过的人机会大一点。 资深出版人苏静能算得上一位,Mook《知日》创始人,现任奇点社创始人。本期虎嗅会员圆桌,请到苏静来分享一下,如何打造分众文化产品。 除了《知日》,苏静曾策划出版“兔斯基系列”、“阿狸系列”等 百万畅销书,以及荒木经惟和贝尔格里尔斯在中国大陆的的第一本中文简体书。 苏静团队从2011年至今陆续做了以杂志书《知日》为主,《日和手帖》《食帖》《猫山狗海》和《知中》5个内容品牌,并 在淘宝开辟“知日”网店贩卖高端日式用品,打造多维度的文化产业经济。《知日》品牌在苏静的手中,从一衍生到多。这个过程中,《知日》的不俗成绩也与其产品形态顺应了几个文化趋势有关。 清楚地传达一种文化 日系文化的“横行” 从奈良美智到猫,从铁道到明治维新,从妖怪到森女, 《知日》的选题相当跳跃,覆盖了日本文化的角角落落,但紧跟日本文化的潮流。 《知日》能从MOOK这个大体失败的品类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遇上了国内盛行日本文化这股大潮。日剧、旅行、穿衣妆容、建筑、艺术……日本的文化审美俘虏了一大批年轻人,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青年、白领、中产人群。 知乎上有一些资深“日粉”曾对《知日》有些批评,甚至个别地方有点吹毛求疵。这种现象也很能理解,毕竟赵雷火了,很多早期粉都不愿意了。而在苏静曾经对《暴走》这期销量较低的回应,很能说明他对《知日》产品的定位: 能够清楚地传达一种文化就足够了。 视觉动物 《知日》采用日本MOOK杂志书的呈现方式,本质上是一个书系,但却 用杂志的视觉编辑方法排版。这样不仅具备杂志连贯出版的优点,还因为是书,也不像杂志产品一样要求时效性。 因为对画面的极度敏感,《知日》的排版 甚至愿意牺牲一定的阅读便利性,追求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排版。苏静曾经形容自己,“我不是典型性读者,我是视觉化的人。”这很年轻人# 从名人向 UGC蔓延 2011年创刊伊始,《知日》采用 百分之百外部约稿的方式。旅日学者毛丹青主动提出当《知日》的主笔,翻译家施小炜,旅日作家蒋丰,还有在东京大阪读书的年轻人,都成了《知日》的撰稿人。 《知日》仅仅靠自媒体的力量, 每期的销售量也能达到3-5万册。《知日》也尝试过发动设计师等非内容出身的专职人员参与内容编辑,2012下半年,团队独立后开始公司化运作,《知日》也 大力培植编辑新人力量,同时 核心粉丝用户也会有优质内容产出。 文化不是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 “知日”公司的内容发行模式是“没有一则广告”。 “消费时代,我们总是被灌输一些产品的信息,被牵着鼻子走,甚至反过来被产品定义。”苏静对洗脑式的广告嗤之以鼻,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买广告里的产品,而是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广告即内容”是苏静想要达到的一个高级境界。苏静希望《日和手帖》能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面前出现。 “我们要做的不是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苏静在“知日”这个品牌上的运营,就把文化产品的范围铺得很广。目前,atv,“知日”在淘宝上有了同名网店,售卖高端的日式用品,此外还准备做日语培训。
(淘宝店“知日”产品:大治将典FUTAGAMI 黄铜 镀银 IHADA 西餐叉) 现在苏静将视野转向国内,《知中》思考的是: 应该如何正确地传达中国的文化。创刊本「山水之间,就是中国」的《山水》特集之后,陆续出版了《再认识李小龙》、《孙子兵法指南书》、《民谣啊民谣》、《竹林七贤》特集。说自家事的《知中》,在微博微信上已经拥有超过60万的粉丝群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