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从来都不能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说,虽然时机很重要(比如上面这个案例),但是 DevOps 的实践可以随时开始。没有前期的铺垫和探索,上面这家银行业也不可能在这个项目中顺利实施 DevOps 实践。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持续改进,时刻准备着。 StuQ 工作坊:很多企业都有“想实施 DevOps 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困境,您认为在实施 DevOps 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有哪些关键点设计? 徐磊:关键点是 3 句话: 自上而下的文化转变 自下而上的实践支撑 贯穿中间的工程落地 其实以上的案例已经印证了这 3 点,没有企业领导者对 DevOps 价值的认知,下面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企业的方向性战略还是靠几个人的思路决定的,没有他们脑子里面的转变,下面人做再多也是跑偏。这部分的改变需要敏捷和精益思想的导入。但无论领导们如何认知这个问题,软件研发的效率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务实的各种实践都还是要做的。 这部分的实践要靠 Scrum,Kanban,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等方法和实践的支撑。而企业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所有的努力都会被聚集在一个点上爆发。上下的思路碰撞会带给企业量变到质变的机会。而贯穿这整个过程的是软件工程系统和工具的落地,系统和工具中所承载的是企业的制度和流程,这些是保证企业在铁打营盘流水兵的现实下确保持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StuQ 工作坊:您是怎样一步步成为 DevOps 大牛的?这个过程中有过什么瓶颈么?又是怎么克服的? 徐磊:一个事情做的够久了,自然有些心得。我常和客户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比你们高明多少,但是我掉的坑肯定比你们多,从坑里爬出来的次数多了,就知道哪些坑能爬得出来,哪些坑爬不出来。别把人往坑里面带,这就够了。 瓶颈还是有的,放在 5 年前其实没有什么人关心软件工程,DevOps 也远远没有今天那么火,很多人甚至都不觉得这是个正经行业,就连应聘来的人都要解释半天我们是做什么的。所以有一段时间这个事情其实做起来很苦逼,也一度想转行做其他的。这应该算是瓶颈吧,估计很多做这个行业的人在中间都撤了,最后坚持下来的就算是大牛了吧。 StuQ 工作坊:您如何看待 DevOps 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徐磊:DevOps 的现状用方兴未艾来形容是最形象不过的,2008 年这个词出现到 2012 年被行业认可,到 2013 年 docker 出现再一次推波助澜。现在的状况是从管理方法论和工程方案上都已经很完整,但是企业中的实施成功案例还比较少,特别是传统 IT 企业。 现况是,新兴行业(互联网企业)凭借着轻装上阵,无历史包袱和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型,天生就具备 DevOps 的优势,而且他们作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实践,分享到社区;但是传统企业 IT 的复杂度其实比新兴行业要高的多,这些实践确实具备借鉴意义,但是如何真正引入到传统企业的 IT 并产生价值这就是最近几年的主要趋势了。 作为 IT 行业从业者,其实很容易被满天飞的各种公众号文章,博客,宣传所误导;好像互联网的玩法才是好的。其实我们真的要认清形势,互联网在整个 IT 业里面的体量恐怕连 10% 都不到,atv,绝大多数软件开发从业人员是在为各种企业的 IT 部门工作的,真正解决他们的痛点才是 DevOps 应该关注的问题。 StuQ 工作坊:可否推荐一些您用过的好用的 DevOps 工具? 徐磊:DevOps 的范畴很大,从工具角度来说可以分成这样几类,这些工具都是我在工作中常用的,所以不全,只是我比较了解的。 1、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这类工具的重点是在企业研发中形成端到端的管理能力,建立整个研发流水线(这里的流水线包括需求,开发,测试,交付整个过程,不仅仅是自动化流水线)。 微软 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 / Team Foundation Server 平台:这是微软支撑自己产品研发和为企业提供的研发管理平台,提供了包括需求管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测试管理,自动化构建/发布和数据分析的完整研发管理平台,也是我最熟悉的平台。 https://www.visualstudio.com/zh-hans/team-services/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