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可以总结出: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里面可以让机器学习这些顶尖专家的知识,达到他们的70%到80%,甚至60%水平就够了,顶级专家的能力学到了这个程度已经超过了一般专家、远远好过一般人。人工智能到各个行业里面会改变这个行业的思维方式,原来一些用人可以做,但是这个行业需要10万人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不可能,现在用人工智能有可能。 我们把工作分成几种类型,如果是所有的信息都完备的任务,比如说下围棋,机器随着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上的提高一定会超过人类。但是信息不完全,比如说打仗得到的信息都是破碎的,甚至有很多是假的,这个时候人工智能不能够完全变成人类,需要人机协同,而无中生有、从0到1,刚才讲的创造、自我意识,生产出艺术,这些方面人是绝对的主导,这个可能跟灵魂、自我意识有相当关系,而现在人工智能还达不到这一点。 “Who”——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 最后,谁将弄潮人工智能时代?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技术创新的公司应该能做到这几点:第一个,核心技术创新要做到就做到世界第一,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其他方面做的最好,不是说技术排到世界前三四名就够了,一定要第一。但是很多学校可以做到这一点,清华大学、科大很多技术都做到世界上最好,但是技术有没有产业化,通过技术创新结合商业模式创新能挣到大钱,这种大规模的利益和系统创新。 我右边会画一个发动机,在机械工业时代,发动机就是所有产品里面最牛的那个,每个零件都需要一个核心技术创新才能创新出来,发动机世界上只有两个公司可以造,一个是GE,还有一个是生产劳斯莱斯那个品牌,其实也是生产航空发动机的。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你说你这个企业很大,但都是在一个地区,你在中国很大,在新加坡就完蛋了,新加坡市场非常小,所以一定是要国际化的。如果真的有竞争力,真的能够给国家战略形成支撑的话,必须是国际有竞争力的,生意必须做到全球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我们过去IT信息产业里面几次的革命都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包括个人电脑上的Wintel体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IOS+ARM整套的系统创新,这套系统创新里面需要我们刚才讲的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也需要我们讲的产品创新和微创新。比如说安卓和IOS里面操作系统手机做的很好,但是上面还需要很多的应用,应用要瞄准用户的痛点,要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一样,既需要能提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包括图象、语音、交互,包括我们刚才讲的认知智能和感知智能核心技术,又需要很多人用这些技术解决各个行业和用户所需要的实际问题。 在这一点上,其实我们能看到不同类型的公司,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登山型的公司,做源头核心系统的公司必须脚踏实地的一点点做。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有很多的中国的技术创新型的企业,比如说中国的航天,中国的航空、军工,中国包括高铁其实都是这么做的。包括华为,我觉得这一点华为做的很好,我相信中国还能产生越来越多这种公司。 登山型的公司就是山就在那里,你要慢慢一点点攀登,坐十年冷板凳子讲的就是这个精神,一点点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中国长征5号运载火箭,开发这个产品用了10年,这个产品之间的预演又做了10年,做这个产品用了20年,没有这样的韧力根本做不出来。 另外一个叫浪潮之巅,浪潮来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比如说像微信,微信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创新,关于3G、4G的核心技术创新已经被华为、Google操作系统已经做完了,但是这上面仍然存在着我们讲的产品创新,微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机会,这里面也能承受大量的商业生态,这种冲浪型的公司也是大量存在的,要抓住这种机遇,将来要做出大的工作,可能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要不然你利用登山型公司提供的机会,要不然你就做登山型公司,更多向整个行业提供体各种各样的产品,或者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这一点来讲,每一个做技术创新的人都需要意识到你的位置和需要做出的选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