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屏化、高清化、智能化等趋势,电视作为人们生活中唯一一块不动的大屏,在互联网浪潮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正如响铃发表的《彩电业拐点已至,高端大屏会是各路厂商的“救命符”?》一文的解释:从产业链来说,大屏背后代表着技术领先的行业话语权;从用户端看,大屏代表着更好的视觉体验;而且大屏背后是智能家居+客厅经济主导的消费,如今大屏已成为客厅经济中家庭智能生活的最大入口,也已成为了娱乐和互联网入口。同样,按照专业的液晶显示器市场研究公司WitView的预估,2017年大尺寸电视(50寸含以上)的出货比重将接近三成,未来大屏运营已成新老电视品牌的共同归宿。 所以除了产品线不断向高端大屏电视倾斜外,推出互联网电视品牌去覆盖那些既想要大屏体验又钟情于互联网概念的用户就成了各大传统电商厂商的必要一步。 三、这波互联网电视热下的三个冰冷事实 这回答的是现实“是什么” 1、互联网电视宣扬的优势已不在 原来互联网电视约等于“低价+联网+智能+内容”,但是现在这些“互联网电视”标榜的优势正成为空谈。 比如关于低价,受制于面板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涨价成了互联网电视的主旋律,据其他人统计,小米电视去年底开始涨价,几款产品如小米电视3S 48吋、55吋、65吋的价格比去年发布时的价格贵了500元-700元不等。而从雷鸟三款新机公布的价格和海信VIDAA的售价来看,这些传统电视厂商一开始就直接抛弃“低价”模式,以后价格就不再是互联网电视的优势。 比如关于内容和版权,现在几乎所有的新电视都可以满足消费者观看各种VOD视频、教育、音乐等优质内容的需求,而那些被视为传统电视厂商的电视品牌也都基本补齐了内容短板。 再比如关于网络或者智能化,就更加扯淡。这里必须纠正的一个错误是:并不是能上网的电视叫互联网电视,也不是把遥控器换成手机的就是互联网电视。而且现在,智能已经成为了现用电视的标配,此前中怡康调查数据数据显示,atv,2016年预计智能电视零售额占比将达到75.3%,同比增长12.4%。(实际数据可能还不止)。 所以撇开营销的意义,“互联网电视”这一概念已经失去支撑。而当这种叫法慢慢被消费视为噱头、吹嘘。“互联网电视”就成了毒药。 2、同质化已经从内容开始四处蔓延 就在各大互联网电视品牌高喊自己“海量内容”的间隙,内容同质化就陷入了越来越深的泥潭。 首先真正的优质内容依然稀缺,各家又争抢得头破血流,所谓的内容资源库不过是电视台和电影院的剩饭,(乐视、搜狐视频、爱奇艺等发力自制剧,但产能有限。)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热播剧尚无法做到与电视台同步播放,而电影大片则要等全国公映后才能上线播放。因这一体制的限制,互联网电视在内容上失去了先机,多数情况下,不同电视品牌用户观看时间上只是1-2天的差别。 其次,国内的内容资源“大户”依然是那几家: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芒果TV等。这使得电视厂商不得不和这些“大户”合作,结果就出现了不同电视品牌同样的电视资源库,比如雷鸟说是拥有数百万小时的版权内容,上万部国内外电视剧,口碑爆棚的好电影,以及更多体育直播赛事等,其依仗的就是腾讯视频和阿里旗下的优酷。而酷开也是腾讯视频、携程、爱奇艺等合作,海信甚至与爱奇艺、乐视、优酷、PPTV、优朋、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十余家视频网站有合作。 然而,坏消息还不止是内容同质化,除了原来的硬件、配件、价格等差不多之外,互联网电视最引以为豪的科学技术也在同质化,比如小米人工智能电视刚发布,乐视就在说要让“人工智能普及”,在雷鸟的发布会上,TCL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雷鸟电视上的应用,包括语音识别、图形识别等,跟科大讯飞、阿里等都有合作。如今人工智能都成了电视产品的标配。 3、2000万会成为电视业的风水岭,往下会越来越难 2000万,这既是酷开系统终端用户量已达到的规模,也是乐视超级电视希望在2017年实现的终端规模总体保有目标,还是TCL推出互联网品牌雷鸟时自己的全球电视出货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