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这台量子计算机由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共同完成。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这种高精尖的科研技术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诸多科研机构中闪过了一个“违和”的身影——阿里。 实际上,科技巨头涉足量子计算机并非只有这一个孤例,如今世界顶尖的科技巨头几乎都在研究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的“违和”身影到底有多少 说起量子计算机就不得不提起世界上首台量子计算机的开发商——D-Wave公司。D-Wave公司自2007年推出首台量子计算机开始就备受争议。一些学者认为由于量子形态并不稳定,量子计算机只是在理论层面可行。 不过,随后的事实证明,量子计算并非虚无缥缈,因为D-Wave在2012年获得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以及美国中情局旗下投资机构In-Q-Tel的投资。 在2013年,谷歌公司采购了D-Wave生产的世界上第一款商业量子计算机D-Wave Two。随后谷歌、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大学太空研究协会与甚至D-Wave签订为期7年的商业协议,以获得后者开发的最新量子处理器。 2016年5月谷歌至和NASA甚合建了Quantum AI Lab(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D-Wave的量子计算机概念最终风靡全球获得认可。
(谷歌专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What is the Computational Value of Finite Range Tunneling?》的论文) 量子计算机实际上也在获得各个科技巨头的认可。科技巨头们不断和科研机构甚至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以求在技术层面上取得突破。 今年1月,微软在官方网站刊文表示将着手量子计算工程样机研发,atv,并宣称这可能是一台能击败谷歌和IBM的量子计算机样机。 今年3月,IBM则是宣布了一项新业务“IBM Q”,旨在向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一种商用化的量子计算平台。 国内对于量子计算的研究其实并不晚,阿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布局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2015年7月阿里云就和中科院建立了量子计算实验室。 今年3月的阿里集团技术大会上,马云曾宣布启动NASA计划,并说“现在所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 量子计算实验室在大会PPT上一闪而过,笔者几乎没有太多关注。因为在笔者当时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公关手段而已,更多是为了“明志”,彰显阿里对于技术的关注。用阿里首席技术官张建峰的话说,阿里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实际上,阿里巴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技术+商业公司。这次阿里和几家科研机构共同拿出了光量子计算机,着实让人震动。因为这说明阿里不仅仅在“明志”,更是在实干。 百度目前在量子计算领域尚未有太多动作,不过百度总裁张亚勤在GMIC2017上谈到,“量子计算会改变人工智能很多算法,很有意思的事情都在下面的五年十年内发生。”可以预见,在阿里已经布局量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百度在不远的将来应该也会有所举动。 量子计算机会成为科技和社会的引擎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互联网业里的许多概念,比如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智慧地球等等,若说理想状态的深度,都是非常趋同的,它们大概等于大同世界,或者乌托邦。 之所以会说这是“乌托邦”,其实还是在于以今天的计算能力来看,很多理想中的状态无法实现。 这个想法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把自己回溯到几百年前,几百年前的古人无法预测天气,不知道究竟何时才适合播种、耕地一样。如果当时有个预言家说未来能够预测半个月的天气,播种耕地都讲有据可依。但这个观点在当时绝对会被称作是异想天开的“乌托邦”。 我们如今去谈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智慧地球,其中很多设想很多时候也会被看作乌托邦,但乌托邦的核心并不在于不现实,而是在于以今天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看,不现实。 二十年前机器学习在工业界很难找到使用价值,因为那时的计算能力实在太烂了。但是随着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机器学习在今天正在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