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边界,确实是王珮瑜不断在做的事情。 清俊挺拔,卓然独立,眼神清亮。她是京剧界少年成名的“小孟小冬”,也是年轻粉丝口中的“瑜老板”。 从 2016 年 9 月开始,王珮瑜在喜马拉雅开启付费节目《京剧其实很好玩》,目前以更新了 50 期,订阅用户超过 1万,有 37.7 万播放量。 关于京剧 36氪:人们常形容好的戏曲演员是“老天爷赏饭吃”,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京剧演员,怎么看天赋这件事? 天赋首先是个特别重要的条件,从事艺术行业的人,没有天赋是不行的。 小时候我妈妈让我学戏,我爸爸拗不过她就同意了。现在我爸还会说,当初王珮瑜学了戏取得了成绩,要是不学戏,做其他的事也一样能做好。我反而觉得不一定,因为我天生特别善于形象思维,对艺术更有感觉。 但天赋肯定不是唯一条件,还要有对艺术的热爱,投入很多努力。京剧演员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艰苦训练的行当。 36氪: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京剧离人们的生活远了。京剧是否会有“衰落”的迹象呢? 其实早在 100 多年前,京剧第二代,也就是京剧最巅峰的那个年代,就有第一代老艺术家,对京剧第二代的人说,京剧完蛋啦,不是原来那样啦。但京剧完了吗?没有,反而被创造出更多辉煌 每一代人总会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并且总是神话上一代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没必要替京剧担心,如果京剧的生命力不强,怎么能发展 200 多年呢?肯定有一些能够超越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共鸣,足以令人对它保持持续的喜爱。 36氪:那么你从单纯的京剧演员跨界到演艺界,算是一种转型吗?如何用双重身份去推动京剧被更多人接受? 我觉得不能算转型,应该是葆有自己原本身份和能力的情况下,去打破一些边界。我希望自己具有综合的能力,既能征服内行,也能征服外行。我参加了《奇葩说》《朗读者》《跨界歌王》等综艺节目,但每次都是以京剧演员的身份出现的。 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喜欢京剧,一种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前者是基本观众,后者是占更多数的外行。 对于外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京剧展示给他们看。告诉他们,除了流行音乐、网游、偶像剧,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是京剧。京剧是不是有点吵?有的。京剧的价值观是不是和现代有一点脱节?是的。当我们做好足够的艺术导赏,让他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喜欢。 我们从事京剧的人不会因为少一个观众就怎么样,但是他们会因为不知道京剧而缺失掉一些美好。 36氪:你上个月举办的演出《文图会》是一个跨界演出,直播,选择曲目和策划演出的思路是什么? 演出的剧目一定是依托于传统骨子老戏。骨子老戏是超过 100 年历史的,艺术含金量高,并且有流派代表性。比如《空城计》《霸王别姬》《三岔口》都是骨子老戏,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当然他们都经过了流派创新。 大家对我为什么有一定的认可?可能也是因为我在老戏的传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始终在尽力的继承。 我们做的跨界,比如和吉他合作,和相声曲艺合作,包括我为每场演出的宣传录的流行歌,都是建立在修复骨子老戏的基础上,包装成新样态呈现给观众。就像红茶,放在白瓷杯子里,你会觉得就是普通红茶。但是放在一个价值连城的水晶器皿里,你会觉得这茶是不是特别值钱。当然茶本身也得够好。
关于知识付费 36氪:你在喜马拉雅做了一个京剧付费栏目,效果不错。这中间有什么心得和收获? 在喜马拉雅的“123知识狂欢节”中,我的节目在戏曲曲艺里排名第二,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郭德纲,假如没有王珮瑜,前三名都是郭德纲。我跟他开玩笑说:郭德纲老师,不好意思,破坏了你这么多年前三名全包的成绩。 这也可以说是京剧在这个大平台上打得一次很漂亮的仗。而且我们现在的过万粉丝,是一个一个慢慢增长的,不是突然爆发。这是我愿意看到的,因为突然爆发一定有泡沫。慢慢增长则说明他们口口相传,在用付费给我们点赞。 一定要改变人们以前“听戏不用花钱”的认知,培养为知识和技艺付费的习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