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小杨的团队还把屎分成了两种:飘屎和沉屎(Floaters and sinkers)。顾名思义,所谓飘屎就是能浮在水面上的屎,一般来自食草动物。因为食物里营养很少,纤维素含量很高,所以拉屎轻飘飘……(喂。沉屎的话就会沉到水底,来自熊啊狮子啊老虎啊这样很凶猛的肉食动物。它们吃的东西更重更难消化,还老是有皮毛和骨头,肯定就会沉下去了。 此外,小杨他们还动用了一种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仪器——流变仪——来研究一坨坨屎。流变仪能够测量在一定的作用力下,液体流动的方式。他们发现握草原来屎具有剪切变稀特性(shear-thinning)!怼它的速度越快,它越经不起怼( which means they have lower resistance the faster they’re deformed.)。所以你踩在狗屎上的时候才会觉得脚感黏腻......而不是“咦好像踩上了小球”。也就是说,狗屎为什么是“一坨”而不是“一条”、“一颗”、“一粒”的奥秘,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看到这里,是不是忍不住开始钦佩小杨的脑洞和毅力了? 呵呵,你们真的太年轻。 比我更奇葩的人…… 还是我。 目光转向三年前!有一项研究拿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研究成果和之前介绍的这篇文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动物不论体型大小,或是采用何种姿势,排尿的时长都是一样的——约为21秒()。尿道像一根虹吸管一样,越长的尿道排水就越快。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大型动物的尿道变长,帮助他们快点尿完,从而避免在排尿过程中被其他动物攻击。获奖人戴着马桶圈上台领了奖。 是不是不管从各个方面来看,这两项研究都非常极其特别地如出一辙? 让我们看一下当年的获奖画面:
等一下......是不是哪里不对?
眼熟吗?朋友们?
没错!两篇论文的一作都是小杨!三年前研究尿,三年后研究屎!小杨真的骨骼清奇! 在自己的网站首页上,小杨写道: “我的梦想是以一个职业科学家的身份,继续和动物们一起工作。” (My dream is to continue working with animals as a professional scientist.) 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朴实可爱而真挚的梦想。而她的优秀和努力,也足以支撑她实现这一切。 等一下,好像还有哪里不对。 这个戴着马桶圈的获奖者......
这特么不是大名鼎鼎的胡立德吗?! 嘛,既然导师是胡立德,那这一切就都可以说得通了...... 胡立德(David Hu),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运动实验室的副教授,得过菠萝科学奖,搞笑诺贝尔奖,还曾经两度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果壳科学人在采访之后认为他“大概是世界上最逗比的科学家”。
图片来源:mit.edu 鉴于他的奇葩研究实在是太过罄竹难书(??),我们在这里把研究内容简要整理一下: 好奇怪哦,? 好奇怪哦,? 好奇怪哦,? 好奇怪哦, 好奇怪哦,哺乳动物们都是要拉屎的,为什么…… 关于“这都是什么鬼研究啊到底有什么卵用?!”这样的质疑,胡立德本人的回应是......“反正老子已经有终身教职了我才不管!(划掉)” 但其实,生物力学这个领域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美国军方就资助了他的很多研究,希望能从蚂蚁群的原理中建造出一套装甲,让子弹穿过去之后立刻修复伤口,这叫自愈合材料。这个领域上军方已经投资了数百万美元。类似的,还有许多经费来自所谓“生命系统的物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给钱,希望能够对生命现象有一个更加数学和物理的视角。在胡立德的实验室里,几乎每个研究生都在Nature、Science或PNAS这三个顶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不过,胡立德并不是想着发论文、拿经费、有应用前景什么的才来做研究的。在的时候,他说: “我只是觉得,一个东西只要足够酷,总是会有什么应用的吧……事实也的确如此。”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