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6证券看来,(微博)这类似于脸书新的消息流,其中不仅包含好友的更新,还包括基于兴趣的内容。因此,(广告)点通率同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微博获得新用户、增加用户使用时间也变得更容易。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统计,2016年春节过后,微博进入「草长莺飞」的季节,月活跃用户、月使用时常、月使用次数均达到50%以上的增长,其攀升速度直到现在也还没有放缓的迹象,在2017年第一季度,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5亿,排名全国第7。 △ 来自QuestMobile2017年春季报告 于是信心与日俱增。 从微博的最新动作来看,它对于PGC和UGC的「兼得」理想还是余火不灭,在最近几年布局前者多有获利之后,驱动普通用户共享内容——哪怕不那么优质,但要切准社交关系——成为微博的又一场投石问路。 在微博的新版移动应用中,「微博故事」的入口被放在了用户信息流的顶部,新功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动用户熟悉并使用客户端内置的拍摄短视频功能直接生产内容,而这类内容并不支持转发这种媒体化的分享传播,而更侧重于用户围绕故事本身展开交流。在美国市场,类似的功能最早由Snapchat推出,Instagram迅速跟进,引发了各大社交网络的激烈角逐。 虽然的确有着不少用户是将微博当作刻录生活的工具予以使用,但是这种不具备为流量产生几何裂变效果的行为,从来不是微博——甚至包括新浪——选择和擅长的方向。 所以,这还是一个提前化的考量,就像微博曾经基于前沿用户的饱和而沉入散若星火的中小城市、基于文字形式的局限而不断加码可视化内容的资源配置、基于时政表达的风险而忍痛割掉部分头部内容换来腰间内容的崛起那样,它正在和自己最好的时日相逢,顾虑的却是如何解决下一轮的增长——当用户已经消化足够多的媒体内容之后,他们还愿意看到什么? 要知道,在月使用时长这个指标上,排名第一的微信加上排名第二的QQ的合计数字(2733分钟),比第三名到第十名的总和(2017)还要足足多出35%。 即使是难如登天,也只能虎口夺食。 卡尔维诺说人类终将只能在时间的碎片里思考——「每一块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在微博携手它的同行以及智能手机重演了这个过程之后,盛满碎片的容器又即将撞在一起,在并非绝对均衡和对称的条件下比较各自蚕食用户拾起这些碎片的时光。 上市三年,微博总算摆脱曾经的质疑,靠的不是战书的回应,而是业绩的自证,也但愿这份充沛的信心,可以支持它的又一场变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