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科学家应该怎么想?本质上,科学家和创业者有非常大的不同。科学家追求科研突破,创业者追求的是商业回报;科学家讲究严谨,科学家讲究速度;科学家要慢工出细活,而创业者要快速迭代。这六件事情往往是背道而驰的。而这6件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我深深体会到的,在科研领域里我们每次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这件事情别人是否做过,是不是全新的。如果有人做过,要看自己有没有增加的价值,增加的价值不如突破的价值大。所以每个科学家不断要求创新,创新就是做前人所未做过的工作。 但是一个创业者,或者一个VC,他更重视的是什么?是怎么样打造产品,怎么样产生商业价值。在VC今天投资过程中,我们投每一个团队都冒了人才的风险、商业的风险、竞争的风险、执行的风险,我们不想要再冒科技风险了,所以我们更宁愿看一个团队说:这个技术已经被证明了,只是把它应用在场景里。 这是科学家本质和创业者、VC本质截然的不同。科学家很聪明,每个人有好多点子,但一个创业公司每天出个点子公司会死掉,因为什么都做。精益创业之父STEVE BLANK帮助科学家创业,总结是科学家必须要小心,因为他的选题往往是冷僻的,没有多大市场;第二,选题跟风口有很大差异;第三,科学家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很可能不具备把技术转换成价值的洞察力和执行力。每个想创业的科学家都一定要真诚的问自己,会否面对这些问题。 今天,科学创业面临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机,除了今天谈的人工智能之外,在区块链、生命科学、细胞扩增、基因编程,几乎每个领域都是创业的机会。但是科学家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 互联网时代注定是海归创业,因为他们在国外看到了互联网的崛起,把它带到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注定是产品经理的创业,因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快速迭代产品。在O2O时代,把地面销售和后台技术整合起来,这是我们需要衡量的。美团、滴滴就是这样的搭配。 但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的、最需要的一定是AI科学家。今天AI技术还没有进入主流,AI平台还没有产生,因此AI应用还不能井喷,只有少数手中掌握着如何把AI应用起来的科学家能够创业。AI本身不是一个消费者应用,AI创业不能自带流量,但做出来的AI还是给企业应用,所以公司需要企业销售,需要懂AI的解决方案,这才是一个黄金搭配来解决AI创业。 AI扩张一定会经过下面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已有的大数据用起来,BAT在用,今日头条、快手、滴滴、美团都在用。另外,金融领域可以用,还有医疗。第二个阶段是把数据收集起来并上传。第三个是无人驾驶和机器人时代的来临。这大概是未来五年、十年、十五年的蓝图。刚才霍金描述的未来是真实的,不太确定的是AI会否有意识、人类情感、掌控人类、做我们的工具、会否自我重新迭代、自我重新重写等等,这些是未知的,但已知的可以推出这些应用,会产生巨大结果、产生巨大价值,取代大量的工作。 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有巨大改变,50%的下岗的人该怎么办,未来教育该怎么办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份工作能不能取代很容易解释,大数据可以针对一个目标函数做一个决策,比人更好的决策,那你就可以被取代了。大部分工作都是这样的。现在人工智能还不能做的,包括艺术、人类学、管理者、决策者,更包括最大的发明家。AI时代的人才结构,我们看到有大量的服务型人才,再往上是会把人工智能当作工具的人,再上是发明每一个领域的新技术掌控者,开奖,再上是跨领域的工作者。当然最最顶尖的,就是发明新的AI,掌控AI的人。 与霍金的现场问答
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 互联网巨头拥有巨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会给他们各种以用户隐私和利益换取暴利的机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他们是无法自律的。而且,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小公司和创业者更难创新。您常谈到如何约束人工智能,但更难的是如何约束人本身。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约束这些巨头? 霍金:据我了解,许多公司仅将这些数据用于统计分析,但任何涉及到私人信息的使用都应该被禁止。会有助于隐私保护的是,如果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均通过基于量子技术加密,j2直播,这样互联网公司在一定时间内便无法破解。但安全服务会反对这个做法。 猎豹移动CEO 傅盛: 灵魂会不会是量子的一种存在形态?或者是高维空间里的另一个表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