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数据:用户在头条上观看短视频类内容的平均时长是1分40秒左右,而观看图文的平均时长是1分10秒左右,这两种内容形态的消费时长是非常接近的。 比如说之前的时候,我可能去看影评,我去看《看电影》杂志我去决定说我看什么电影。现在的话我是看毒舌电影,我去看谷阿莫,决定我要看什么样的电影,它们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那个(作用)。我最近看得美剧和电影,都是看毒舌电影的视频去推荐的。你过去可能就是看一个菜谱,或者你去看一个美食教程去做饭。那现在的话,你可能去看日日煮,去看一人食,去看罐头视频里面的那些美食的账号来看东西。我最近去买清酒,是看了那个“小世界”,它里面有一系列的,就是教你怎么去选红酒、选清酒,然后选高端餐厅。其实头条视频的用户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把你的视频内容抽出来,单独做一个APP,就有额外的一批,甚至是海量的用户会去看?这本身说明了很多人是不看图的,他们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没有图文这个东西了。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我这个说法,前澎湃CEO邱兵决定做梨视频的时候,他回重庆问他姐姐看什么,他的姐姐是高级知识分子。他姐姐就跟他说,我主要每天看的都是《今日头条》的短视频,我是不看文字内容的。所以我的意思是,它技术变化之后,带来新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它是否长或者是短,跟用户的需求,跟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跟它是文字还是图片没有直接关系。 36氪:但这又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做深度内容,那适合短视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是广告吗?但是刚刚你说的有几类是不太容易接到广告的。比如像军事。 吴达:这块确实我们也还在探索。就像你说的,广告是有局限的。题材是一方面,还有广告方法,比如前贴我们是不做的,本来就1分钟、4分钟的视频,插个20秒广告,崩溃了嘛。但中贴、后贴也不成熟,看完了视频也许没有人看广告了。 所以,不管是平台方,还是CP方,我觉得是没有特别清晰的变现路径,该怎么拿短视频赚钱的。但是一条、二更,确实有了一些经验,只是这个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创作者,这块我确实不知道说,最后定型的东西会是什么,大家一块去探索。我只知道说这个需求很大,我们应该去入局做这个事情。短视频才出现一年,基本上还处于非常早期,类似于电影《火车进站》的年代,没有定型的商业模式很正常。 当时我们在博雅集团的时候,有一个同事他每天写公众号,乐此不疲。我心想,谁会看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怎么赚到钱呢?这个公众号叫做世相,那个人就是张伟。现在逃离北上广,大家都知道了,可张伟当时他知道世相赚到钱?我估计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说我写东西的时候有人看,有需求,后面他自然能赚到钱对吧? 36氪:但是这个短视频跟文字还不一样,它创作门槛和成本是有点高的。所以我听到一些评论,说你们对短视频创作者孵化的力度不够,包括这次奖项的规模很大,但奖金是十万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 吴达:目前我们的孵化还是指你如果获奖了,可以进入我们的创作空间,我们给你一个低价或者免费的的一个办公场地。除了北京,还有4、5个分城市也有空间,你可以来这里办公,然后我们会和你签约,给你一定的推荐量,内容曝光上的扶持和倾斜。 但是我们不可能解决短视频制作者的所有问题,去年9月我们最先在行业中提出投入10亿培育行业,这个可能有点把友商带到沟里去了。我们说给10亿,腾讯说我给12亿,UC说我给10亿,百度一看没辙了,说100亿。然后这个可能会让行业的很多CP会觉得说,直播,我应该做面向平台补贴的创作。这实际上这个是不对的。你如果面对平台补贴去创业,你肯定是没法持续的。 36氪:说说你们和你们的对手吧。很多人觉得短视频领域,秒拍有微博这个天生的社交平台加持,但今日头条好像在这一方面是弱的,那今日头条未来会怎么做? 吴达:虽然都是短视频,但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不管社交分发也好、算法分发也好,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你社交是为了刺激消费内容,算法也是这个目的。微博的日人均使用时长是20多分钟,头条的日人均使用时长是70多分钟。你能说社交一定比算法强吗?社交一定能比算法更有利满足内容需求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