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难想象在传统的百货商店中玩抓娃娃,但城市综合体定位于休闲、购物一体化,除了标配的影院、超市、书店,有些甚至还设置了冰场等游乐项目吸引年轻人,抓娃娃机的进入可以说再自然不过。 正是在这样的消费场景升级中,杭州的抓娃娃机风潮在2015年开始兴起,先占据影院,然后是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点位,在慢慢培育出消费习惯后,经营者们发现只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这种游戏方式都有着不错的收入。 抓娃娃机的传统玩家 抓娃娃机的突然走红,多少有些出乎生产厂商的意料之外。广州市展晖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莉莉对记者说:“无论是娃娃机的出货量绝对值,还是其在各类游艺设施中所占比例,都在稳步上升。” 广州展晖从1990年开始生产儿童游艺设施。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娃娃机最后都指向同一个出生地址——广州番禺。1980年代,在泡沫经济前夜的繁荣里,抓娃娃机在日本流行起来。 很快,在番禺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租金、人工成本低的优势下,一些从日本学会娃娃机设计生产技术的台湾厂商,慢慢把生产车间搬到了番禺。 十多年过去之后,在产业集群的优势下,来自台湾和日本的游戏机厂商,加上中国大陆本土成长起来的游戏机厂商,成规模地汇集在这里。番禺有了“世界游戏机之都”的称号。而在抓娃娃机制造上,番禺占有全球90%以上的市场。 在这些厂商的印象里,娃娃机被认为是一门虽然暴利但无法规模化的小生意。只是游戏厅里的其中一个项目。 在游戏厅场景里,抓娃娃机并没有特别变化和意义。例如,位于北京CBD建国门的万达广场,正在进行部分区域小型装修,上二楼就能看到万达院线和万达院线隔壁的大玩家游戏厅。 大玩家游戏厅年轻的店长,还没有感受到抓娃娃机的火爆有什么样的价值。“各种各样的情人节时,娃娃机的营收就会飙高,除了这种商业上的季节变化,娃娃机每年基本都占百分之三十多的营收,没什么大的变化,市场非常平稳。”这位店长去年从郑州调到北京,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对于邻居万达院线而言,这个抓娃娃机却有更多一层的意义。在中国的大多数影院中,抓娃娃机已经成为标配。经营者们将这一轮变化称为“娃娃机走出游戏厅”,而在他们看来,影院正是更重要的推手。 过去十年间,中国银幕数量增长了十几倍,从3531增长到了4.3万块。伴随着这种典型的线下消费场景,娃娃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也随之兴起,分享着新消费习惯的红利。 除了供给方的需求,为什么抓娃娃游戏能够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愿意为这个简单的游戏付费?实际上,抓娃娃有一种暧昧的赌博色彩,同时其结果是无关大碍的——付出几十块钱去博取一只毛绒海绵宝宝,人们愿意称之为迷人的不确定性,这令我们对娃娃机欲罢不能。 粉红经济也推动着娃娃机的流行。女孩子总是盼望着出现一个人帮她夹到自己最喜欢的娃娃,男青年们暗自收藏夹娃娃技巧,对于他们来说,来自异性崇拜又欣喜雀跃的眼神,或者来自他人的佩服和羡慕,也是这个游戏中需要享受的部分。 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产能也让经营者们能随着年轻人的喜好更换娃娃机中的娃娃。江先生记者:“这两年娃娃机的款式越来越好,娃娃的款式也越来越好”。 更多的闯入者
“所有的商业战争都是支付战争。” 传统的抓娃娃机生产厂商以及游戏厅经营者一直强调的是,这个小生意规模化的困难在于,一旦将娃娃机布局到全城,就需要经常穿梭在城市中,打开每个抓娃娃机、拿出游戏币、放回到兑币机里,同时取回兑币机里的硬币。 可见,娃娃机的运营中,最繁重的工作量来自定期添加玩偶和取回硬币。由于抓娃娃的成功概率是不确定的,因此娃娃的补货量和节奏都不能确定。在扩张的需要下,“给自动兑币机钱箱另外加锁,公司派出三个人同时奔赴一个运营点,互相监督,直接将钱箱运回公司。等到了公司,再开最后一把锁,”张得本告诉记者。 在广东这个有着深厚硬件生产和创业基础的地方,抓娃娃机带来的商业机会早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升级抓娃娃的消费体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