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鄙视链。小到看剧、听歌、看书、打游戏,大到学历、行业、地域、价值观。 而在朋友圈,你发布的每一条动态,似乎都可以反映你的逼格和实力。一旦你的逼格不够,就面临着乖乖地接受别人的鄙视的危险。 于是,我们能看到很多诸如此类的提问??
朋友圈发什么样的图片和文字,显得逼格比较高又有趣? 如何优雅并且不露神色地发一条逼格爆棚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的鄙视心态,就像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朋友圈「匿名踩」功能。 为了让每个发朋友圈的人少点心塞,这样阴暗的功能也基本和我们心底的鄙视一样,只能暗潮涌动。 或许你也有这样奇怪的心理:
明明就很想对某个人发的朋友圈翻白眼,可就是不拉黑他,甚至很多时候还特意点进他的朋友圈去视奸他最近又做了什么妖。 犹如忍不住去闻一双臭袜子的心态。 鄙视往往和贴标签同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群分门别类。或许,我们的鄙视针对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种我们不屑的现象,从中获得微妙的优越感。 这样一种「懒惰的自恋」,我们好像都无法自视清高地回避。 ▽ 位于朋友圈鄙视链最末端的,也就是我们平时都挂在嘴边,人人都能吐槽的诸如?? 微商代购 自拍狂魔 求赞拉票 谣言鸡汤 秀晒炫 …… 鄙视这些行为就像是谈论朋友圈时的政治正确,于是大家都对此乐此不疲。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会发布一些彰显自身品味和价值观的朋友圈,相比自己写,转发公众号推文则是最快捷省力的一种方式。 而很多的公众号已然成为了一种价值取向,例如「迷懵」「裸机思维」 。虔诚的粉丝们将他们的信仰推向神坛,犹如在中产阶级的摇旗呐喊声中诞生的新宗教。 与此同时,鄙视大军也迅速壮大,有事没事骂迷懵,讽刺裸胖倒卖的二手浓缩精神食粮。 两军交战难分胜负之际,又有这样一批「冷静」的看客,甩出这样一个深藏功与名的标题?? 「迷懵和骂迷懵的人,到底谁是傻逼?」 成功将自己置身于这条鄙视链的高峰。
心理学家 Henri Tajfel 开创的「最小群体范式」实验表明,即使是这种临时形成的、毫无意义的最小群体,也会导致各样的群体间歧视与偏见。 最小群体研究说明,我们似乎天生就喜欢区分出「我们」和「他们」,对「我们」高看一眼,歧视「他们」。在这里,「我们」和「他们」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划分群体这件事本身;只要分出了不同的群体,就会自发地产生内群体偏好以及外群体歧视。 ▽ 而年代的鄙视链,则是赤裸裸地展示出了信息选择的代沟。 我们嘲笑中老年表情包、对长辈转发给我们的心灵鸡汤一脸冷漠、对「不转不是中国人」「男默女泪」「绝密删前快看」不胜其烦。 而新新人类 00 后,已经以「后浪」的姿态鄙视起了「90 后中年人」。 他们集体吐槽 90 后在微信上的这些行为又老又 low?? 发朋友圈用很多感叹号 发聚会合照 发深夜鸡汤 自称宝宝 …… 作为 90 后的我感受到了一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恶意,并强行保持围笑?? ,想起了活跃在 QQ 空间时的自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