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12.SZ)发布公告称,公司确定筹划的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这家公司可能听起来陌生,但其主体业务“速递易”在国内快递柜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是最大的,市场占有率约 32%,排名第二的丰巢约为 24%。 作为行业中最早的入局者,经历了一系列略疯狂的跑马圈地后,速递易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结合三泰控股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来看,谋求重大资产重组的子公司应该就是速递易,业内已有消息称,中国邮政正打算入股速递易,涉及的交易额达 20 亿元。 从最初风光无限到陷入困局,再到如今被迫谋求新出路,速递易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目前整个快递柜行业不愿提及、却又绕不开的问题。三泰控股在最新的公告中承诺争取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于本月底披露重组预案,j2直播,最终结果落地之前,我们不妨来理一理这件事的思路。 神坛与泥潭 谈及快递柜行业,不得不提速递易。这项于 2012 年底推出的业务,曾让三泰控股这支名不见经传的股票股价一年上涨近十倍——2013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三泰控股股价从 4 元多上涨至近 40 元,市值一度达 145 亿元。 尝到甜头的三泰控股开始大力布局速递易业务,其对速递易的设想是,作为网格化的运营项目,速递易需要通过快速布点来实现规模效应,并希望速递易能成为布放在社区和写字楼的“24 小时快递自助服务系统”,连接线上线下,形成 O2O 闭环。但由于流动资金紧张,三泰控股选择以配售和定增的方式为速递易融资。 2014 年 6 月,三泰控股通过配售募资 7.12 亿元;2015 年 1 月,三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将以每股不低于 22.79 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 1.29 亿股,拟募资不超过 29.4 亿元,其中 21.4 亿元用于速递易网点的扩展。2015 年 12 月,三泰控股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中的 21.19 亿元,向公司子公司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增资,用于建设速递易项目。 然而剧情总会反转。 速递易大举布局网点的背后,是母公司三泰控股两年以来的持续亏损:2015 年亏损 3792.8 万元;2016 年营收约 10.38 亿,亏损约 12.68 亿,净利同比下降 3244.99%;2017 Q1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2500 万元至 3500 万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曾经借着快递柜东风顺势而上的三泰控股,如今反被这项重资产业务拖累。对于速递易业务带来的亏损,三泰控股给出的解释是,速递易在近期加大了对自身社区生活服务的宣传,占用了部分广告资源,同时由于探索新的广告运营模式,预留了部分广告资源,导致广告收入减少。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速递易在寄派件业务方面实施了优惠营销策略,收入相应减少;加之线下网点规模较大,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和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较大;同时处置部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形成了损失。 三泰控股的亏损理由显得牵强且随意,很难想象一家市值曾达几百亿的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模式仅来源于单一广告收入。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深陷盈利困局,且由于一味追求扩张速度,技术标准不过关,导致设备提前折旧,亏损的同时也印证出速递易竞争力不足的事实。 江湖险恶 其实从需求端来看,快递柜市场前景还算明朗。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6 年,我国快递总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同比增长 51.4%,到 2020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预计将达 1000 亿件;行业内有分析预测, 2017 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物流配送的末端环节中最大的成本是人力,如何通过技术等手段来提升效率、节省人力,是快递行业一直在探讨的的命题。快递柜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快递行业的需求。 但这个行业面临的重重问题也得直视: 首先,重资产业务前期投入大、成本过高。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快递柜隔口的设备成本在 500 块以上,占总成本的 40%~50%,属于重资产。此外还需要场地租金、电费、无人值守监控费等,总体运营成本较高。速递易、丰巢分别烧了几十亿也没把市场烧个干净明白,想洗牌行业、垄断市场,可谓困难重重。 其次,行业竞争激烈。除速递易外,快递柜领域的玩家还包括丰巢、云柜、富友收件宝、格格货栈、中集 e 栈、中国邮政的易邮柜等。其中融资能力较强的丰巢在今年年初完成了 25 亿元的 A 轮融资,估值已达 81 亿元。覆盖全国 74 个城市、投放 4 万组快递柜、格口数量 300 万,日订单处理量达 200 万件。此外,丰巢还背靠顺丰这座大山,相较速递易来说,有更强的“物流基因”和品牌优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