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即找到具有最佳性能的可行配置。我们可以沿可行性边界搜索配置。如果你对该搜索过程的实现细节感兴趣,请参阅原论文(搜索过程在第 3.C 节中进行了描述)。 论文连接:https://arxiv.org/pdf/1602.08124.pdf 推荐者介绍: Hongyu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09 级 ACM 班,多伦多大学在读博士,现从事关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的一些 profiling 的工作。 近些年人工智能的突破不仅仅是机器学习算法的努力,更有包含了其所依赖的系统和架构领域的进步。如果你想更加全面的了解机器学习这个领域,对其依赖的上下游领域的了解会很有帮助。系统和架构就是这样一个下游领域。这个方向的工作极大方便了其上游算法的开发,或许你也是现在诸多 ML 系统产品的用户之一。但面对一个这样重要的跨领域的方向,你可能会感到这样一些困境: 找不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有学习动力,但无法坚持 学习效果无法评估 遇到问题缺乏讨论和解答的途径 不论你是想要获得相关跨领域的更全面大局观,还是你只是想对手中的 ML 系统工具更加了解,你都是机器之心想要帮助和挖掘的对象。基于这个方向现在越来越成为众多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机器之心发起了一个互助式学习小组——「人工智能研学社· ML 系统与架构小组」。本小组将通过优质资料分享、教材研习、论文阅读、群组讨论、专家答疑、讲座与分享等形式加强参与者对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理解和认知。 面向人群:有一定的机器学习算法基础,并且对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也有所了解,同时想掌握此方向最新成果的人 学习形式:学习资料推荐、统一进度学习(教材或论文)、群组讨论、专家答疑、讲座等。 加入方式: 1)添加机器之心小助手微信,并注明:加入系统与架构学习组 2)完成小助手发送的入群测试(题目会根据每期内容变化),并提交答案,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教育背景 、从事行业和职务 、人工智能学习经历等) 3)小助手将邀请成功通过测试的朋友进入「人工智能研学社· ML 系统与架构学习组」 入群测试 QUIZ 1)教育背景 2)从事行业和职务 3)人工智能经历 4)人工智能系统或架构经历 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的区别在于哪里? 在训练过程中,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很难达到线性的 scale-up,你认为瓶颈会在哪?有没有办法突破这样的瓶颈?这些突破的方法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副作用? ©本文为机器之心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 加入机器之心(全职记者/实习生):[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