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确定后,设计师朋友先后给出三套方案。最初产品外观类似机器人,每个健身设备需配备一个智能手柄,共计8个。 考虑到智能手柄包含M0处理器、蓝牙、加速器、陀螺仪、触摸传感器等,如果一套“大礼包”中含8个,成本太高。 为节约成本,Ivan希望每套设备只配备一对手柄,可与四种器械组合。第三套方案完成后,Ivan却发现成本并没有节省太多,“虽然手柄只需要一对,但整个结构更复杂了”。
◆Move it智能健身器组成部分 设计方案确定后,Ivan找到结构工程师验证是否可行。“毕竟我们不是一个摆设,比如需要承重100公斤等。” 调整结构设计后,团队做出手板。然而试用时,智能手柄与器械的连接十分不顺畅。器械连接端内有7个钉头,智能手柄内的凹槽需与之对齐后插入。但当时团队并未做卡扣类设计,连接时十分容易插坏钉头,或是没扣好可随意转动扭断钉头。“我们不可能提醒所有用户小心一点,弄坏了还甩锅吧。” 团队不停返工,完善类似的小细节。期间,Oscar着手接洽代工厂、供应链等。2015年12月,团队谈了几家口碑较好的代工厂后,与其中一家谈得不错。但对方不肯将各环节收费透明化,“那他们要加工序的话,我们也没办法讨价还价”。 团队只能又花费近两个月的时间寻找其它代工厂。“设计什么的都要重新过一遍,至少又要耽搁到4月底或5月。再加上开模等时间,出产品至少要到六七月份。” 硬件上无休止调整的同时,团队还忙于开发App。一方面,Ivan邀请健身教练录制视频课程,配合四种器械使用,涵盖从入门到高阶;另一方面,团队思考什么样的功能可以更好运营用户,“我们不想做计数、计算卡路里那种偏工具性的软件”,而是希望通过排行榜、挑战、勋章升级等功能调动用户锻炼积极性。 获小米投资 去年4月,Move it硬件定型,App也完成开发。团队带着三套手板到Global Sources Electronics(环球资源电子展)亮相。 没想到,刚到会场时,产品就出了问题——硬件无法与手机完成连接。在场媒体很多,Ivan本就期待而忐忑,出师不利更是雪上加霜。 ◆Move it健身器外观 “那个时候我们部件还没完全调好,没有做一些跳频的试错。会场里的Wi-Fi连接、再加上每部手机的蓝牙,干扰很大。”越来越多人入场后,产品更是根本用不了。 连接出问题,但硬件还能展示。展会上,团队发起1分钟俯卧撑挑战活动,试用其中俯卧撑器,很多人来展台前围观。 一个近200斤的“肥佬”进入战局,试了几个,Ivan觉得不对劲,赶紧上前扶住对方。果然,手柄连接部分已经断掉了。“本来用的就是手板,做工差,可能用10次就坏了。我们还不停拿给人试,还好那个‘肥佬’没事。” 幸运的是,差错很不显眼,围观群众没有看出来。Ivan迅速处理后,换了另一台手板,维持正常展示。 参展后,Ivan估计8月应该可以量产,便登陆Indiegogo众筹,“国外可能对健身产品接受度高,而且国外众筹后再拿回国内,可能价钱各方面都可以好一些”。 因为信心不足,团队将预筹量定得很低,仅100多套。令Ivan惊喜的是,一个月后众筹结束时,认购量已达700多套。 转眼8月已至,硬件却依然无法量产。令Ivan完全没想到的是,供应链环节如此漫长。“以为最容易采购的弹力绳,反倒因为长短、颜色等因素,最后才解决。” 无法履约,Ivan忧心不已。但发愁于事无补,他逐个向认购用户详叙原因。“听到是工艺问题需要改进,用户大多表示支持。” 到了10月,产品开始陆续发货。首批发出100套。这100套设备,也是团队希望做软硬件整体测试的样本。至今,产品愈发稳定的同时,Indiegogo众筹的700多套已全部发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