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华为面临的压力依然在出海受阻及竞争对手的专利壁垒等方面。即便到2015年末,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便以358亿美元(2323亿人民币)的总量与爱立信294亿美元营收拉开距离,但光凭专利授权就年获10亿美元的爱立信依然大而不倒。至于美国等国家的刁难也时有发生,去年11月28日有外媒报道就表示,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由于安全方面的担忧仍被美国拒之门外。至今华为依然没有能够成功打开美国市场。 运营商业务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华为内部而言,运营商所占的销售收入比重一直略微有所下降,2015年时运营商所占比重为59%,略高于今年。 企业BG: 企业业务在华为体系中算较为年轻,但却成为增长的焦点。2011年年初,华为将企业业务单独成立业务集团,与运营商BG和消费者BG共同组成了其三大业务架构。2013年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就表示,根据华为的规划,其未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企业市场。 实际上华为在2016年分析师大会上的期望值是在2017年企业业务达到100亿美元的营收。而在今年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增速高于去年的43.8%。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主要聚焦ICT基础设施,与合作伙伴一起助力公共安全与政务、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结构上设计的方面已经成体系,尽管早年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但47%的企业业务依然增速跑赢了总体增速,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也较去年上升0.8个百分点。 企业BG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盘踞这款市场多年的思科。从企业级的交换机、路由、NAS到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思科都依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华为的攻破速度依然强劲。 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下半年思科在中国网络设备市场的份额降至18.2%,而华为同期则上升到了34.7%。到了2015年,华为企业业务成长为中国市场第一。但在全球范围内,以2016年的数据来看,思科全年总销售额为487亿美元,尽管增速放缓,华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依然面临承压。 但是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也有待华为企业业务争夺。 消费者BG: 这一块是消费者最为熟悉的业务,也延续了去年的态势成为华为年报的最大看点。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98亿元,同比增长43.6%。全年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39亿台,同比增长29%,连续5年持续稳健增长。其中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1.9%。 在去年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核心智能手机推出了多款重点产品,P9和Mate 9选择与徕卡合作双摄,成为行业亮点,消费者业务在2015年的收入为1291亿元,同比增长72.9%;2014年,消费者业务的占比还仅为26%,去年提升至33%,而今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34.5%。 考虑到手机业务是华为消费者BG的核心,手机发货量的增速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速基本证明华为单机售价有所抬升。从以电信运营商贴牌为主,追求大规模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变为追求性能和用户体验的精品战略,华为的转变是早前”中华酷联”四家中最好的,同时作为互联网手机品牌的荣耀也成为华为终端的造血大户,整个华为手机的价位段和人群覆盖也较为完善。 任正非对于这块业务曾指出,“我希望消费者BG不要在胜利之后,就把自己泡沫化,不要走偏了......终端没有黏性,量大而质不优,口口相传反而会跌下来”,追求利润无疑是今年华为终端业务的重心,年初时余承东就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在2017年是华为精细化运营的变革年,一切都要以利润为中心,减少机型做精品。但随着今年元器件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影响,华为终端业务利润的压力依旧不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