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年 Litter Green 的一则猫砂广告说,气味太重会把猫从猫砂盆边吓跑,增加它们随处排泄的可能性,因为“猫咪的嗅觉比人更灵敏”。“你的鼻子知道。” (Your nose knows.) 这则广告说。 1985 年 Edward Lowe 也开始在广告商投钱,公司在这一年的广告预算是 500 万美元。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广告创意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最重要的主题始终是控制气味的能力,直到现在,这还是大多数猫砂最重要的产品特点。1990 年代 Purina 的这条猫砂广告渲染了猫对气味的敏感,给了猫脸部表情几个大特写。
同样是 Purina 旗下的 Tidy Cat 品牌在 2001 年推出水晶猫砂时,三只猫在广告里探讨了钻石、水晶的区别,以及黏土水晶猫砂的复杂新配方:黏土吸水,水晶除臭。2014 年 Clorox 旗下的Fresh Step 广告则引入了一只爱恨交加的伙伴狗,他因为闻不到臭味,以为猫不见了而上蹿下跳。
仔细看这些猫砂广告,你会发现更多秘密。 2011 年 1 月,高乐氏 (Clorox) 在广告里用猫的口吻说,atv,他们不喜欢 Church & Dwight 的 SuperScoop 的气味,喜欢 Clorox 的 Fresh Step。这气坏了竞争对手,Church & Dwight 把他们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猫并不会说话,而且猫对于臭味的感知和人类有极大的不同,这是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 不过,这项站在猫的立场的声明在大多数产品的营销中都被改写了——猫一定是以拟人的形象出现的, 猫的感知和人的也并不会有本质差别。如果购买者和享用者差不多可以混为一谈,优先考虑购买者。特别是,他们同时也是真正花费力气的协助使用者。 这种考虑在 1980 年代的猫砂广告中就展露无遗。猫砂厂商强化了气味的政治含义,它不止和清洁有关,还关乎体面和对女性角色的想象。那时候大多数出现在猫砂广告里的都是女人,她们敏感,而且是置办家庭日用品的那群人。 门铃响起时,这位抱着猫的女士满心欢喜,捧着花束的绅士已经等在门外,但她突然想起,家里的气味很可能会破坏这一切。此时喷香水补救大概是个最愚蠢的办法,人猫共愤。Carol Channing, 那位在 1949 年出演百老汇《绅士偏爱金发女人》此后便一直延续此戏路的明星,最后身着镶满钻石的戏服在这则广告中抚摸着一只白猫,总结说,我只信赖钻石和 Litter Green 。
有比铲猫砂更麻烦的事儿吗? 气味不是唯一一件麻烦事。人们希望通过新型的猫砂产品逐渐从养猫的代价中解放出来,只管享受陪伴带来的好处,那还得归功于 1980 年的一项新发现,它更快地促成了变化的发生。 在 1980 年代之前,传统的猫砂需要常常换,直到一位生物化学家 Thomas Nelson 的出现,他同样爱猫,他发现一种膨润土在吸水之后会成团。
猫砂制造商飞快地拥抱了这种新材质,如今第 3 大猫砂制造商 Church & Dwight 在 1988 年推出了 Ever Clean 。当时的推销语已经从“去味”,变成了便于清洁:人们每次只需要像处理固体粪便一样把液态的排泄物也轻松铲除,倒入些许新的猫砂,而不需要等到反复堆积后,再把整盒猫砂都一并倾倒,换上新的。 很可能是因为养猫的门槛就此被降低了,不再是极有耐心的人才能辛劳维持清爽的猫沙盆和人类的居住环境,猫的数量在那几年增长很快。1985 年,猫的数量超过了狗,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宠物。 几年后,这类新型猫砂的销量出现了些许下滑。原因是,人们对于新技术产生了安全担忧,争论它是否过于考虑人的使用习惯,而忽略了对猫可能产生的伤害。这些伤害来自一些养猫者的亲身经历,他们称猫在排便后习惯用舌头清洗身体,从而吞食猫砂散落的粉尘,医生还在那些有肠胃问题猫的排泄物里发现了这些会结块的黏土。另一些反对者称,如果这些粉尘在猫体内结团,就可能导致脱水,或者尿路问题,还会覆盖消化道……问题没完没了,直至出现生命危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