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是诱惑内容创业者:2016年9月,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亦宣布,在未来12个月,今日头条至少投入10亿元补贴头条号上的短视频创作者12月利诱再度加码,收益提升为过去的3倍。 但真正的招式却是做短视频生意。如同其早前推出免费图片库来推动文章配图正版化一样,今日头条在2017年1月宣布将引入的Content ID系统,而目的并非为了简单的侵权发现和维权 除了保护原创作品以外,视频作者也可以合法地使用视频素材,通过二次创作让素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享有平台的广告分成补贴。 说白了,今日头条的目的,就是绕开秒拍的优势领域,也不和微博比赛短视频传播速度,而是获得原创视频,然后扮演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角色,将内容转卖给商业用户,走toB路线。 只是,正如图片库生意难做一般,这个视频中间商的生意,也还只是开了个头。 美拍的选择,则是让自己的工具实体化。 据易观报告,女性化(94.1%)、年轻化(24岁以下占57.5%)是美拍用户明显特征。而2016.12母公司美图在港交所上市所依靠的“故事”,却不是自己亮眼的App(美图、美拍和美铺),而是手机。 让应用成为智能硬件的尖兵,并且俘获主要用户女性的钱包,其核心路线也就从内容分享,变成了一种“自嗨”。 如2017年以来,美拍从用于自拍短视频的AR特效“激萌表情”的高频次更新,到动态版大头贴“10秒海报”的上线,这些拍摄玩法的创意都是围绕着“自拍”展开,玩法设置也更“偏袒”年轻用户尤其是女性,其实均是基于这种商业化企图展开。 走垂直+社交路线的秒拍、图谋正版短视频商业销售的今日头条、用自嗨式自拍来推动硬件销售的美拍,短视频一线阵营的三大巨头,在自身的平台内容战略走势和盈利模式上,各自绕开对方的重兵集结地带,进行差异化破局。 其实,也预示着,其他短视频平台可供选择的差异化空间更小、更垂直,而来自内容创业者的内容聚合,也将在这种差异化之下,各自找到归属平台,而不是如过去一般简单的全平台分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