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吴晓波写了好几本书,最早的一本叫《大败局》,讲的都是死掉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命大部分都是卡在某个坎上就结束了。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社会变化带给自己的启发,有时候并不一致,因为看清自己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次我去考察美国的医疗城,在那里经历了持续 2 天的特殊体检,我和十几个医生反复讨论我的每一个器官,整个过程都是在看自己,我觉得这个经历特别有意思。 而这些企业之所以会失败,同样是因为难以看清楚自己。 我曾经有个特别有趣的经历。1990 年的冬天非常冷,那天我一早到公司,上了车就去陕北走了一圈。过去北京的那种破面包车,不到 4 万块钱,四处漏风,坐着极冷。 因为要开发西北地区的业务,我为了把情况搞清楚,回来以后又去了一次西北。这回路上有个人同行,叫黄方毅,就是黄炎培(注: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最小的儿子,他在路上给我讲了一段故事: 在延安抗战胜利之后,国共谈判的前夕,由于国统区(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统治的区域)的人非常不了解延安,就派了几个有影响的民主人士,由黄炎培带队去了延安。 毛泽东跟这些民主人士谈了一晚上,谈到最后,黄炎培问了一个问题:「过去历朝历代都出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情况,王朝一开始兴旺得很快,之后就走向反面,开始迅速衰败。今天的共产党虽然很好,但是要怎样才能打破这样的循环呢?难道你比过去的皇上还牛?」 毛泽东就非常自信地说:「黄先生,我理解你讲的这件事情,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民主。」当年的确讲得非常好,但是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封建社会「治乱循环」这样的历史周期律里,看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国 1945》丨「治乱循环」的历史规律难以打破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探讨,民营企业是不是也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周期律? 2010 年的时候,全国大概有 700 万家民营企业,平均也就活两年半;活到 5 年以上,甚至到 10 年的企业,大概只有 7%,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超过 10 年的企业非常之少,大概不到 2%。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经济环境里,民营企业存活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很难超过 10 年的极限。 究竟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眼睛,究竟是什么东西停下了我们前进的脚步,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内心开始有了魔鬼,让我们从此失去了未来的方向?
▲《听风者》丨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眼睛 做企业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求人之事,另一个是求己之事。求人之事是外部的事,这我们没办法决定;求己之事就是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克服、改进的事情。 外部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几件事情,第一点就是市场规模。中国地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其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市场规模非常大。 在 2009 年的时候,房地产就有 4.6 万亿人民币的市场,大概占全国 GDP 的 30%,可能那时候房地产一个项目的交易额就比中国整个电影市场的还要多。电影娱乐行业虽然在媒体上很有故事,但是它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小——所以如果企业所在的行业非常小,要想突破增长极限、发展飞快是很难的。 还有这几年风生水起的互联网行业,atv,它在中国发展得如此迅速,这跟这个行业本身有关。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说是一个工具,像电话一样,目前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和手机用户都是全球第一,而且还带起了很多相关产业,市场非常大。如今出现在富豪排行榜上最多的人物基本上就是做房地产、互联网和流通消费领域的。 所以,若要检验一个企业的增长极限,就要从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如果规模太小,限制住了你的边界,那就不要感叹,只能等待。
▲《史蒂夫·乔布斯》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之快让人惊讶 第二点,除了市场规模以外,市场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要看你所在市场的组织方式是完全自由竞争的,还是被垄断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