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3月阿里巴巴打假誓师大会上,马云将阿里巴巴每年投入10亿、运用最先进大数据防控模型的2000人专业打假队伍称为“打假国家队”,因为“假货最大的伤害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伤害。我们不仅仅为阿里巴巴而打,为中国而打,还在为我们的后代而打。” 但阿里并不是国家公权力,首先阿里只有举报违法者的义务,并没有处罚这些人的权力;其次,作为企业,主业毕竟是创造利润,倾全公司之力打假并不现实。 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 或许有人会问,社会经济发展了,监管机构跟着变化就行了。 但这是大大的误解。 行政和监管机构保持稳定性,确保在法律体系下运行对良好的市场秩序非常重要。 本届政府一直倡导的“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的做法,就是要减少行政对经济的随便干预,政府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哪怕低效,也不能随意干预经济运行。 作为经济监管部门,两个总局都有执法权和罚款权。但在建立之初,收费和罚没都是“收支两条线”。 罚没收入直接入国库,跟两总局无关,不搞按比例返还,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所以,即便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即便监管部门想要扩权,也有行政法阻拦;即便罚没收入可能很高,监管部门也不会去干,因为并没有经济利益。 这套监管体系有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却能保证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的底线。 这就是体制运行的动态平衡,互相制约机制。 电商假货泛滥,如果推给体制问题,看似耍滑头,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有没有破局的办法? 有。答案更烂大街:改革。 既然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上层建筑也要随时而化。 在这个意义上,马云的呼吁非常有道理。 从制度上立法上改变目前制假售价的问题,让造假者受到金钱和自由的切肤之痛,才能打击假货的泛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