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差异化,并把单一功能做到极致」——这种把优势最大化的思路在行业竞争同质化严重时往往能够打破僵局。像是主打美颜的美图、柔光自拍的 vivo…… 虽然这样的手机产品一定不会成为主流,但却可以在严重饱和的市场中通过特定功能的产品快速抢下某些垂直领域,直播,而这正是像 Moto Z 这类的模块化手机想做的。 这种切入考虑的立足点主要在两方面:消费者角度的个性化需求、场景化角度的功能拓展。 消费者角度,这是一个在综合能力良好或单一能力优秀之间的取舍。 这两三年,整个中国市场在进行消费升级,同时目前手机很快,能够整合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在个性化和某一些极致的体验上却往往做出了妥协。比如去旅游时,单反太重,一个光学变焦的相机需求越来越明显,但目前的手机因为空间限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模块化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比单反便携很多,但又比普通手机功能强大。虽然目前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在目前提供了双摄以外的另一种角度,并且具有更多的可能,因为它有更大的空间。 场景化角度,一种手机线下功能拓宽的尝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活的中心,手机的线上功能被无限拓宽,你能用手机在线上完成很多事。但作为人的生活中心,手机的线下使用场景却没有得到同样的拓宽和发展。 Moto Z 的投影仪模块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在目前的主流手机中很难被实现的一种功能可以通过模块来完成,从而拓宽手机的线下使用场景。 这种思路延伸出去,模块化的定制以后往往可以不限于音乐、摄影等功能,更是可以从地域和文化入手,解决某一特定地区或人群的线下使用需求。比如在北京,就可以用 PM2.5 监测的模块。 现实是残酷的 说这么多,但模块化真的就会是智能手机下一个发展方向吗?可惜的是,目前可能只有 Moto 是这么认为的,Google 放弃了 Project Ara,之前唯一的同伴 LG 也在 G6 上放弃了模块化思路。 这些公司放弃模块化战略自然也有他们的考虑,因为游戏模块和功能不出现在手机上是有它自己的道理,要么成本高、要么属于费力不讨好。所以,目前在模块化手机这个领域里,Moto 成了唯一的守望者。 但希望还是有的,虽然不大。因为这种去集成化的思路给手机营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就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发挥余地。可能目前仍没有出现太完美的模块手机部件,也还是值得期待,有 Moto 这根独苗也挺好。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