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之后,又陷入“约谈”事件。昨日,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依法约谈百度执行总编辑,原因是百度贴吧存在严重的不良及违法信息。 这并非百度贴吧首次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早在去年5月,百度贴吧就曾因涉枪涉暴、贩卖个人信息、发布淫秽色情信息等问题被公安部约谈,并被责令自清自查,限期整改。今年1月,百度又因同样的问题被网信办约谈。 不难发现,此次网信办的约谈显然是上次整改不力导致的结果。而三番五次被约谈似乎也反映出了百度对贴吧放任自流甚至是自暴自弃的态度。 其实,百度贴吧问题的存在并非一两日所能形成,而百度贴吧的衰落反映出的也不单是百度贴吧自己的问题。分析百度贴吧和各类论坛出现的问题,或许能够使当前网络发展存在的深层问题得到佐证。 昨日,是万维网()创立28周年。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勋爵在Web Foundation网站中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内容主要涉及到当前网络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利用网络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 在信中,蒂姆勋爵肯定了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为人类的平等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也表达了对网络发展与日俱增的担忧。他认为,若要网络继续为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就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人数据失控; 第二,谣言传播过于迅速; 第三,政治网络广告过于模糊。 要借助贴吧和论坛的兴衰佐证这些问题,不需细细叙说那些年它们的崛起与衰落,那只会徒惹伤怀。但有必要在历史中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片段,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尽力找出一些可能实现的解决办法。 1.个人数据极度失控,贴吧成黑色经济链中的一环 第一个问题,相信是当下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最有深切感受的。如今不论是网站还是各种应用,都会让用户填写一堆个人信息。甚至许多网站的运作模式是:免费提供内容,但交换条件是用户的个人信息。 从法律层面来讲,这些条款是合法的。因为我们经常会在注册页面的底部看到“您已同意xxx全部条款”字样的链接,我们需要在它旁边的方框内打对勾才能注册成功。但当我们点进去这个链接时,会发现我们根本搞不懂也没兴趣去逐条阅读那些冗长的法律文案和网站说明。 然而,到最后我们往往都会同意,这是因为用户心里实际上并不反对这种以个人信息换内容的形式。尤其在中国,付费意识相对薄弱,而且虽然近年爆出许多由于用户信息外泄而导致的恶劣事件,然而在很多人的实际意识中,仍然对用户信息重视不起来。 这里实际上牵涉到利益问题。对于论坛来说,用户信息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流量变现的问题。而流量变现对论坛来说算得上是主要的营收方式。论坛中的广告个性化推送,即是基于对用户数据的掌握及对用户兴趣的精准挖掘而实现的。 说到用户数据,百度贴吧一度极为春风得意。在2008年,百度方面曾透露其用户贴吧创立数已达200万,日活跃用户数高达上千万,累积发帖数量更是达到30亿。据排名网站Alexa统计,贴吧流量占整个百度总流量的19.6%,成为其主营的网页搜索业务之后的第二大业务。 然而也正因为对用户数据的掌握,出现了一些事情。当时有一则《局长被百度吧主敲诈》的帖子极为火爆。内容是某县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在他人眼中成为了受贿和包二奶的“红人”(实际上内容纯属子虚乌有),调查后发现一切传言均来源于当地的贴吧。可当局长要求吧主删帖时,对方开口就要10万元,否则免谈。 这一事件反映出了互联网中的信息掌握者利用个人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划地为王、贴吧敲诈、付费删帖…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法律的缺失和监管体系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贴吧俨然变身为黑色经济链中的一环。 这里面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初的个人信息交换其实相当于一个陷阱。我们的个人数据被收集,就等于进入了互联网商业团体的“暗箱”之中,它不再是我们的个人数据,这些数据的分享时间、对象,以及分享之后所带来的利润,和用户再无关系。 并且商家拿走了个人数据,就不会再问用户对数据公开程度的意愿,这也是导致上文中局长被敲诈事件的根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