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职业生涯,除了快乐,还有历史的厚重感。特别是 Google 中国这十年,我有幸亲历历史,可算人生里的大风浪。不幸,许多历史是不能详尽言说或评价的,所谓春秋笔法,绝不仅仅是史官的政治妥协,更多情况下也是从更高维度审视历史的一种大智慧。 Google 与中国那些事儿,写得太感情用事了,褒贬就缺乏力量;太直白了,话语权就容易被粗暴剥夺;太详尽了,就难免掉进结果论与动机论对立的死循环。 许多年以后,当互联网这个词不再具有产业先导精神,当获取信息如呼吸空气般自由,那时的人类史家和人工智能史学机器人一定会一起编撰诸如《互联网信息审查史》、《科技产业自由竞争和地区保护史》、《网络政治生态与网民意识形态史》、《信息交流史》、《禁毁网络文章和敏感网络关键词从考》、《网络经济与政治壁垒》、《互联网背景下的ZF行为》、《维基百科的诞生和消亡》、《社交网络的全球化历程》等学术著作。 只有节奏慢下来了,才有足够的清醒程度,可以从不同视角审视历史。今天哪怕是板上钉钉的史论,交给子孙后代时,许多也会有新的争议和不同角度的阐发吧? 那时,我的后代也许可以用极为八卦的口吻悠悠地对子孙辈说,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公司与某国ZF无法就互联网审查达成一致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我们家族的祖上是有人在现场目击历史的。有时,真的很想穿越到未来,只为了评估一下,今天我们极为看重的事情是不是早已被子孙们淡忘。 总的说来,我喜欢一种本质上不是消极避世的“慢生活”,“快乐”和“多样化”是这种生活的力量源泉。离开 Google 后,我坚信这种生活就是自己的未来。 想法渐多,身心渐老。下一个十年,请慢一些到来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