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阑夕 「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马化腾曾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这样曾感慨越来越看不懂,比如他错过了Snap早期的投资机会。 尽管当时已经获得光速创投、Benchmark等美国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连Facebook也愿意出价30亿美元收购,但人们显然对Snapchat能否颠覆Facebook抱有疑问的。 因为也正是在这一年,Facebook的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第22大的公司,并占据了当年社交网络总广告支出市场份额的75%,高达114亿美元。而同年Snapchat的收入只有300万美元,却足足烧掉1.28亿美元。 如今Snapchat的公司名改为Snap,Snap完成了创始人斯皮格尔当初拒绝Facebook收购要约时的豪言,即将以近240亿美元的估值在本月完成IPO,并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Facebook未来的颠覆者,甚至就连Facebook都不惜一再推出或计划推出阅后即焚、拍照眼镜等产品,以试图狙击这家新晋社交巨头。 同样是少年天才,同样是起源于校园,甚至都因创意来源问题对簿公堂。早在2013年自称为Snap早期合伙人的布朗就曾将Snap告上法庭,声称Snapchat的创意来自于他2011年7月发布的Picaboo产品,自己也曾作为团队成员涉及了Snapchat的Logo。这样的故事和当初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与文克莱沃斯兄弟的扯皮官司简直如出一辙。 但Snap却和Facebook有着一个本质上的区别,Facebook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将自己定义为社交网络,而Snap时至今日的产品核心依然是超级相机Snapchat。 用手机拍照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早在2000年11月,夏普就曾在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机——夏普J-SH04,它搭载了一颗像素仅为11万的后置摄像头,但售价却高达500美元,考虑到汇率和通胀的变化,这款手机放在今天的售价大概相当于一台128G iPhone 7 Plus。 但在17年前,夏普并没有让手机拍照这件事情变得流行,正如上世纪80年代发明自拍杆的日本人上田宏一样,这位摄影发烧友为了解决自拍问题,为自己的数码相机设计了一根带有三脚架螺丝的可扩展杆,并在相机前面加装了一面镜子,以便使用者可以看清自己的操作状况,只可惜知道2003年自拍杆的专利到期,atv,上田宏也没有等来自拍杆的流行。 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之前总会有着漫长的酝酿期,直到所有条件都具备后,剧烈的变化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迸发。直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以及3G/4G网络和Wifi解决了人们传输图片的问题,手机拍照才真正变得流行,而Snapchat凭借优秀的滤镜效果和新奇特的AR贴纸抓住了18-24岁年轻用户的心,从而踩到这个风口。 「有了凯撒,就有他的布鲁特斯。」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这样记述道。当Facebook大到已经要垄断社交网络时,自然会有人选择挑战,并获得相应的支持者,Snapchat便是之一。 基于超级相机基础上增加的阅后即焚功能,Snapchat让年轻用户不再担心父母看到年轻人之间聊天记录,也不需要害怕「艳照门」的重演。表情、照片和短视频正逐渐成为年轻人们新的社交语言。 除了社交之外,随着AI风口越来越热,占据了年轻人手机摄像头的Snap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讲。因为随着手机成为人很难分割的一部分延伸,摄像头便是这一延伸的眼睛,所以Snap也在不遗余力地抢占,所有和用图像去记录世界相关的入口,比如说智能拍照眼镜。 某种意义上,手机摄像头正在替代我们的眼睛,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下面这两张照片拍摄于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分别是2005年教皇Benedict十六世当选和2013年教皇方济各当选时的画面。 人们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文字作为单一的信息传递载体,在基础设施完善之后,人们对富媒体内容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希望得到更多是人性永远不变的特点,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满足推动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 于是我们看到关于摄像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用户显然并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摄像产品,因此寡头化成为了最终的趋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