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单品智能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娱医等领域早已司空见惯,从我们的手机、出行工具、智能衣、智能家居等等都有相关的智能硬件产品。而在其中的软件部分则从我们的生活、社交、消费、娱乐、医疗等领域传输、整理、分析、预测着海量的数据。 第二个阶段的万物互联,AI的本质是“服务”,硬件只是服务的载体,单品的智能化在一些智能社区、智能城市、智能行业的应用中得到广发的发展和链接,尤其是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依托和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智能硬件和软件、云的无缝互联和场景应用。 第三个阶段的协同无感,则需要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达到数据开源和共享,以及强大的基础层和技术层的关键突破。 在这其中笔者比较关注谷歌在这些层面的大举投资和梯度布局,其公司更加“AI+”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未来引擎。 “近几年我们在打造最优秀的AI团队和工具,并于近期取得了一些突破,这将允许我们做更多的事情。 我们将从移动为先转移到AI为先。”Alphabet 创始人Larry Page这么说道。 中国目前的“互联网+”还在继续各行各业中不断深化和变革,但就如同苹果手机没给诺基亚反应时间一样,“AI+”也不会给互联网+以更多的反应时间。 “AI+”时代的界面争夺 AI基础层面和技术层面鱼头已被吃下,“AI+”应用的界面才刚刚开启。中国在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浪潮中与美国、以色列、德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依托强大的消费升级需求和供给侧的改革,得以在社会经济创造和消费生活习惯变革变迁中吃尽红利,不同的路径选择铸就不同的创新创业风格,美国硅谷和以色列走的是技术派,已吃下AI的鱼头,中国则更多的是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流量)形成的模式派。如何在“AI”时代,同样屹立潮头,吃下鱼身和鱼尾,成为下一站的挑战。 1、升级“互联网+”到“AI+”。 “互联网+”与“AI+”目前虽然你中有我,但截然不同,就相当于诺基亚经典款与苹果机的差异,同是通讯工具,但决然不同,苹果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AI+”时代也同样如此。 “AI+”绝不是炒卖的风口,而是一次人类生活方式的整体迁徙。当然也会经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流弊,比如一些新概念出来之后,例如O2O、P2P、直播、内容、共享经济、区块链等都会遭受短暂的炒卖,甚至许多早期投资机构会乘机快速出货,虽然有利于概念的普及和方式的推广,但实际上“AI+”是一次人类生活方式更深层次的大的迁徙。需要我们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一方面继续供给侧的深化改革,存量转型深化互联网+;另一方便加大新经济业态和模式的培育和扶植,增量新经济做AI+;形成底部实业扎实,互联网+深化,中上层面创新科技主导为主的产业梯度。 2、“AI+”的高地于人才的争夺,尤其是顶级大科学家的争夺。 继续深化和落地“双创”政策,推崇“科技创新 成就大业”,建立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挖掘、引进、留用机制的建立,加大该领域中对世界级大科学家的争夺; 中国目前各省市地方都加大了对百人计划、千人计划、泰山学者、归国人才等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激励留用。目前Google、Facebook、Amazon为争夺最出色的AI人才,也多次爆发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我们也要参与对世界级顶级大科学家的争夺中来。 3、通过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的抓手,抢占AI+产业链高地。 中国的双创政策自出台后,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热潮。许多当地政府也纷纷提出了打造创新之都、创新之城的口号,并积极转型,筑造创新创业的热土。许多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回巢创业,并带来了学长、学姐,带回来了人才、技术和资本。 “AI+”黑科技和应用的爆发应该提前布局,要通过全球并购和创业投资在世界范围内搜集、搜寻投资和并购标的,并将其技术、人才、项目引进落地孵化到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来,实现“全球并购 中国整合”。美的集团战略控股德国库卡集团就是中国制造与物联网智造的有机结合。 4、做好国内消费升级的引领,启动消费新界面。利用强大的消费升级消费力,吸引全世界的产业资源和技术资源。 “AI+”对细分产业的改造和变革,不同于“互联网+”的社交属性、媒体属性、渠道属性与产业的“1+1>2”的融合,更类似于我们之前的动物园加上互联网的宣传、线上订单、线下场景的体验,但“AI+”则通过科技的手段和跨界的应用将我们带到了真实的“侏罗纪公园”。而这种消费体验和消费升级则是下一波AI的主战场。 5、AI+与人文,强化对一些关键领域的监管,比如类人机器人的开发、对隐私的保护、对新的应用的包容和监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