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营报》接到离职员工爆料,大篇幅报道了“货运版滴滴”、互联网货运找车平台“运满满”疑似交易量作假的新闻,众多财经媒体争相转载该消息。据上述报道披露,运满满组织人员注册虚假账户,发布虚假货源,制造虚假交易,托高活跃用户数量、货源数量及交易额等关键指标…… “刷单门”丑闻一出,不禁令业界哗然。由于此前拓展新业务出师不利,时至今日运满满依然处于“烧钱”模式,投资人们的耐心和信心,也大有付之一炬之势,本次疑似交易数字造假问题浮出水面,对运满满来说不啻雪上加霜,恐怕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运满满的下一轮融资难度倍增。 皇帝新装“走光”,投资人信心大受打击 运满满“刷单门”一出,各种评论充斥网络,很多人喜欢争论事件的真伪是非。而在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风投圈,直播,大家似乎更关心我的投资怎么办?事实上,在互联网商业生态圈里,刷成交、刷访问量、刷用户数这一类“注水肉”行为屡见不鲜,仿佛营销“鸦片“,让很多人深陷其中。 回想2015年,腾讯科技发布《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认为彼时80%的创业公司存在融资的各种虚假宣传。在现实里,数字造假,有些完全是用户自发钻商家或平台的技术空子或者规则漏洞为自己或小组织牟利,也有一些平台或APP营运方为了美丽的业绩报表,授意白手套疯狂刷单,甚至不惜赤膊上阵,下场参与制假。而对一些创业公司而言,A轮投资期间粉饰经营数据,夸大获得投资额度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投资者出于希望创业公司实现高起点的目标,一般对此也难得糊涂。只不过,在B轮乃至C轮之后,依旧需要“制造”数据的创业型企业,多数投资者都会敬而远之。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运满满自己导演了这场“刷单门”,投资人也不关心期间的是非曲直,但是运满满在地推中以大量粮油实物作为奖品,鼓励客户多多成交,对成交却不进行有效审核,无形中默许甚至放任了刷单,疑似乐见其成。实际上,运满满公开的业绩数据,在专业人士眼中禁不住推敲,曾经出现了诸如女性司机用户比例高达31.1%,交易规模4000亿这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行业冷笑话。 运满满三板斧,正中投资者多项禁忌 “新衣“确实是透明的,而运满满却做不到君王的说一不二,他必须向投资者负责,中国”最大“货运找车平台是不是名符其实?如果作为投资参考重要依据的业绩报表是注水肉,投资人以此做出决策,又如何不会行差踏错。 问题不止如此,运满满早先在车货匹配业务基石尚未夯实(不然也不会出现大面积刷单注水问题)之际,就曾经广泛试水新车业务、油卡业务、运费线上支付业务等货运互联网增值市场,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给投资者留下了企业战略目标不明确,掌舵人心态浮躁的印象。 更有甚者,在增值市场碰壁之后,运满满找到了又一个新的战略发力点——无车承运业务,建设自有调度平台——云马物流。按照运满满的规划,该模式能够实现工厂货主——三方物流企业——运满满——终端运力的无缝链接,缩短利益链条,实现多方共赢。而在众多运满满成长阶段奋战在一线的地推人员与信息部看来,这不啻于卸磨杀驴。放水养鱼,鱼肥收网,套路似曾相识。毕竟运满满创始人张晖与总裁苗天冶都是阿里巴巴这所互联网大学走出的再创业精英,耳濡目染之下,难免技痒。运满满回答质疑的经典语录:“没有一家公司会创立另外一家与自己平台上用户争夺利益的公司。”更是让人感慨,某“黑色喵星人“恐怕膝盖多处中箭了。 回顾运满满从A轮投资之后的发展脉络,从领导到一线业务人员,不可谓不努力,成绩也十分可观,然而刷单作假、盲目试水增值市场、无车承运业务杀鸡取卵,说明运满满并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对行业生态领悟不透,由地推市场成长起来的领军人物在货运互联网领域更是门外汉,等于到今天也不具备靠谱的盈利模式,靠“作假+烧钱“苦苦支撑,逐渐走进死循环。 投资圈子的大咖们总结,投资人有几怕:怕被投企业数据造假、怕投错、怕烧钱、怕企业战略不清、怕企业管理层外行……如今,运满满成立至今的“三板斧“可谓斧斧生风,都砍在了投资者的心头,也削掉了大家的盈利梦想。 唯有寄希望于友商收购,然则希望渺茫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