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幻作品,“赛博朋克运动之父”威廉·吉布森留給大众印象深刻的还有这句俗语:“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常规解释是:如今令人们惊异甚至惊悚的科技发明在未来将从人们意识中消失(“技术”的一个经典定义就是“所有你出生之后的新发明”)。但今天不妨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句话:事实上,就在此刻,已有少部分人正在“以身作则”将未来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呈现给大众,他们就是年轻人,他们当下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即是未来的大多数。 切换至商业视角,这意味着无论任何领域,企业若想长留于舞台中央,就不可能对年轻人心不在焉。手机行业更是如此,在这个冬末春初的时节,手机厂商开始集中上新,不久之前三星就发布了Galaxy C系列新品C7 Pro。作为三星专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打造的产品,明确地将目光锁定在中端市场——你知道,去年至今这条跑道显得格外拥挤,除了以线下包围线上的OV,还有各国产厂商不断翻新的旗舰机型。而三星的策略倒是无比果决:尽可能向年轻人释放友善,将需求导向作为唯一革新标准。 谁都知道,年轻人是个充满商业想象力的群体。中国城市“421”家庭愈加积聚的财富漏斗效应让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尤其一二线城市,相比于我等80后前辈,如今年轻人的成长轨迹与国民经济上扬轨迹高度重叠,不曾体会过拮据的他们拥有更高的物质要求和审美水准。 当然,这也意味着,想做好年轻人生意,需要在产品功能上踩在更精确的鼓点。 “互相驯化” 好在,时至今日,年轻消费族群的面目已不再模糊——几乎可以肯定,atv,他们不再是学者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描述的那般忧伤,而是以一种更加轻快的方式释放锐气。非要贴标签的话,他们没有太多历史包袱,在全球化浪潮浸润下具备了地球村思维;他们作为“原住民”在移动互联网的海洋中如鱼得水;他们是重度社交人群,渴望拥有圈层中的影响力;他们从小与流行为伍,甚至自己就是网络流行文化的起源地;他们是网娱潮人,热爱自拍,音乐与网剧。总之,他们希望时刻站在“潮流鄙视链”的前沿——而促成这些令人眩晕的文化现象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现实之外,手机早已成为年轻一代肆意生长的另一片土壤。 举个例子,美国知名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曾在《玻璃笼子》中表达了如下观点:我们与手机的关系正趋向一个“互相驯化”的过程,现在手机可以干任何事,但如果它丢了,造成的麻烦要比往日严重得多。或许正因如此,我看到的一个数据显示:人们丢手机的数量正在减少。因为对于年轻人而言,手机早已脱离冰冷的工具属性,而更像是他们体验生活和见证成长的一个“器官”。 你可以想象,在技术飞跃的年代,年轻人对这个“器官”的要求也会愈加苛刻。这亦是三星Galaxy C系列看重的机遇。企鹅智库曾在《分水岭大时代:2017中国科技&互联网创新趋势白皮书》中作出预测:厌倦了跑分和参数的消费者越来越明白自己对手机的需求,手机厂商需求导向的创新将成为新方向。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年轻人使用手机的真正需求? 更有“尊严”的“屏幕之民” 种种数据表明(其实直觉便知……):年轻一代更偏爱带有强大视听娱乐功能和拍照功能的手机,以供他们时刻分身在虚拟空间。以娱乐需求举例,百度移动数据显示,85后,90后和95后对音乐,游戏和动漫等精神需求呈依次上升趋势;另一数据显示:56.1%的 90 后对娱乐话题表示出高关注度,而80 后的这一数字仅为 37.4%——事实上,Galaxy C7 Pro的推出,即可看出三星试图将“网娱潮人随身装备”的需求导向创新发挥极致。 先来看视频娱乐属性。总体数据上看,视频服务已占据用户移动上网时长的四分之一,是仅次于通讯聊天的第二大消费场景(其中,由于迎合了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和精确定位,在整个影视内容市场,网络剧无疑最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于是为了让年轻人拥有更好的掌上视听享受,三星Galaxy C7 Pro采用一块1080P的5.7英寸Super AMOLED屏幕,超大屏幕会为用户带来沉浸感更强的娱乐体验。另外,C7 Pro在播放媒体和游戏的时候支持立体声输出,使得其外放效果更为洪亮,音域宽广,给用户逼近家庭影院的移动娱乐生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