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但是依然我行我素,微信改变了搜索方式但是这并不影响小程序的整体方向,它依然代表着微信打开线上线下联系的桥梁,这一点微信自始至终就没想改变,有很多小程序消失但还有很多小程序加入,这是一个未知的平台但总有胆大和不甘心的想要开辟不同的天地,微信也还在接纳,在沟通,在磨合。 微信的淡定姿态除了本身有着雄厚的支撑外,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小程序不可能死亡。因为在这个速食主义社会,时间才是大家最看重的资本,除了主要的一些功能应用,对于很多辅助性或是娱乐休闲型的应用软件,没有人会愿意在上面停留多少时间,看你鱼龙混杂的消息。 所以小程序带给用户的不仅是内存的腾空,更为你节省了时间。因为功能不能复杂,所以大家都会把自己最核心的应用放在小程序上并且做到最佳,如此用户只需要关注这一项而不用被太多繁杂的画面干扰;因为不用下载,你只需要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扫码或搜索即可,之前在店铺为了一个新应用费大半天下载注册的时间就能节省出来好好享受当下。
三、生产与服务,双管齐下 按理来说既然线下渠道是关注重点,小程序不是应该加大推广力度?但是微信并没有在这一方面做出什么举动,反而开始大力整改微信公众号,这两个不同方向的轨道难道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吗? 1、用公众号掌握生产大队 互联网的红利消退后,内容成为大家主攻的方向,为了能让公众号生产者更好地生产内容,微信先选择给公众号增加付费功能,原创性公众号每月能有10篇内容可以使用。同时又增加正文中添加语音功能并且时长超过1分钟,不过同样是为原创性公众号服务。 功能升级加上支持原创内容,这便意味着微信想要牢牢掌握住优质内容主要生产者,因为这些功能既给了生产者一定的自由度又让他们能够直接实现内容变现,今日头条的获益是从内容——广告——分成,而微信就直接是从内容——受益。 而后期,我认为微信会给这些公众号更大的权利比如说像以前的报纸一样可以进行有偿订阅。其实现在有很多公众号已经有类似的付费栏目,比如得到,还有十点读书也有付费的上课专栏,只不过现在都还是个体而不普遍,但是微信是想要鼓励公众号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壮大,每一个优质公众号都是单独的内容生产平台,而这些平台都是微信在掌握。 公众号服务于线上,以公众号为主题,把公众号打造成优质内容集合、分发、交流于一体的平台,微信隐于背后,只做看不见的手进行调控,如此这一个“内容市场”就好像是自主交易的平台,有进有出,循环往复。 2、小程序主攻服务道路 从小程序出现之后微信正一步一步进行自我调整,小程序是对接线下平台,将线下分散的点集中于线上,例如共享单车就是如此,光凭借各个单车自己的力量想要掌握所有的用户资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如此庞大的共享团队,久了之后人们必定对这类共享产品产生疲惫感,因此小程序就能够缓解竞争压力,无需用户牺牲很多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进入相似的APP界面,应用方也不用为争夺用户而忽略性能提升。 所以小程序服务于线下,以用户为主体,起码至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小程序还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无法从小程序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使用频次低的应用又急需微信平台的资源,这些小程序能通过微信起步,例如一些行程安排、天气路线查询等,光靠自己短期内很难将个体的APP做出成绩,借小程序先打开部分市场,当然,有所求自然就要有所付出,所以微信通过这些小程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私人服务,还不用自己费心经营,因为所有小程序生产者为了自己也会用心经营。 至此,微信在线上和线下都能牢牢把控用户和生产者的核心命。 3、创新型小程序崭露头角 小程序和公众号用不同的方式向着微信同一个目标前进,除此之外,微信还给了小程序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让它成为 “上帝”的角色,催生出新事物。比如说和共享单车很类似的无线充电,还有着知名度不高的特点,它不像共享单车即使没有小程序至少有个APP广为人知,所以通过小程序它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同理再推,那些有线下渠道,又想开发一个应用把客户转移到线上,但知名度又不高的产品就可以选择小程序作为切入口。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