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腾讯正式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 这个项目据说在腾讯内部得到非常高级别的重视,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进行筹备了。这应该是眼下国内互联网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意思的是,作为游戏行业的巨头,腾讯主动推出了该解决方案。 手游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各种年龄层次的界限,也让游戏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没有距离,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便可以玩游戏。这是手游市场的巨大空间的表现,但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玩手游屡次出现天价账单的其中一个原因,已经成为近期舆论非常关注的话题。 正如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公开信中说,游戏长期以来都是最前沿科技的结晶,也拥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独特亲切感,不该将孩子与游戏、与互联网强行割裂开来。这既不可能做到,也丝毫不利于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成长。为此,合理的节制和引导必不可少。 腾讯入局未成年人保护 电子游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第九艺术”,除了本身具有娱乐性,也是一个美术、历史、逻辑、文化等方面的集大成者。但是,近期关于未成年人在沉迷网游、巨额消费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少的社会事件,atv,渐渐地监管层面也关注到了问题所在,并开始出台一些措施。 比方说,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完成向社会各界的意见收集工作,其中规定,禁止未成年人每日0时至8时使用网络游戏服务。除此之外,在这个条例中,还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网络欺凌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使用未成年人网络个人信息,须经未成年人本人或监护人同意等 这些条例内容,是在原来PC互联网时代的规范措施基础上,一个弥补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空白的起点,atv,意味着监管层面开始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但是事实上,网络游戏发展到今天,产业链非常长,如果只是政府单方面出台措施,那显然是无法覆盖整个行业的。文化部曾表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是需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家长参与、舆论监督”的综合保护体系。这其中缺乏任何一环,都很难真正对未成年人接触游戏这件事情有所影响。 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其实意图是弥补这个体系的其中一环。目前,该平台推出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控制消费限额、限制游戏时间、一键禁止游戏等。而腾讯游戏也正在邀请家长与未成年子女一起参与设计、体验并优化平台功能,后续将有更多服务功能逐步推出。 简而言之,通过该平台,每一位未成年人的父母在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后,都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孩子在相关游戏产品中的登录与消费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孩子在游戏中的登录及消费进行主动设定,进而避免沉迷及相关不健康游戏行为的产生。 从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层面看,这个平台的优势是能够从用户的账号体系出发,并依靠腾讯自身强大的关系链,联合家长的力量,或许还真能够有效地制止在腾讯游戏产品上出现未成年人的极端行为。而在马晓轶的公开信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个商业机构的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如何平衡的典型案例。 游戏行业进一步规范化 2010年,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腾讯与其他行业伙伴共同推出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本次的“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正是基于家长监护工程的号召,顺应产业与时代趋势,进一步与加强协助父母,对孩子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手机游戏的发展速度超乎了当年很多人的所想象。可能这几年行业的发展还不能称之为“野蛮生长”,但是整个行业爆发,各种规章制度处在一种缺失的状态,未成年人保护也是同样是相对空白的,确实引发了不少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手机,这极大程度地拉长了用户的在网时间。因此,不仅PC互联网时代时期规范措施,就算监管能够做到非常理想化,但单纯从政府层面出发,已经很难对移动互联网领域产生明显的作用。腾讯这个平台,如上述所言,已经是基于目前现实情况,从端游到手游给出的一个相对创新的整体化规范性举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