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歌手赵雷、古典才女武亦姝、重回书信时代的“见字如面”,近期在电视节目中兴起的一股“清流”之风,与去年的真人秀、明星网综、直播等娱乐节目的火热相比,让人感觉得到2017年年初,文化娱乐消费领域的返璞归真。在采访中,优酷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判断,2017年将会是文化类型节目井喷的一年。” 从“吃糖”到“吃水果”,从需求到制作,文化类节目火了 为了营造与观众之间的亲近感,以萌、逗、撕等情绪标签为代表的综艺节目曾经当道,如今散发着清、冷、静气息的小众歌手、古诗词文化和文化类综艺节目,如果做得足够精致,也会被大众追捧。这主要是供给端的努力,还是消费端的变化?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老师。自2007年以来,蒙曼老师围绕武则天及隋唐风云,五次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开讲,并在央视文化益智类节目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及《中国诗词大会》担任点评嘉宾。 她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存在这种现象,大家对单纯的娱乐已经没有这么感兴趣了。”蒙曼老师打比方,“单纯的娱乐节目就像吃糖,虽然甜,但是没有回味。有内涵的节目就像吃水果一样,除了甜味、香味,还有回味。”以《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火为例,观众的口味改变是一回事,同时节目组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她举例,百人团的选拔,本身都是有故事的人,选手本身自带迷人之处,有圈粉的可能;同时节目形式有创新,比如对诗环节“飞花令”,惊险刺激;题目的选择,不是一味考难题,而是尽可能带动观众回忆的诗词,是情怀上的关怀。“所以,我觉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把节目给带起来。”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春节期间爆火,伴随着总冠军武亦姝的诞生,关注度和话题点被带动。是不是观众真的不喜欢“吃糖”了呢?网友称,颜值与才华齐飞的武亦姝,满足了大家对于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这当然也满足了媒体争相追逐的噱头,所以,这位16岁高中女生的走红与其他“网红”走红的路子没有什么区别,都逃离不了观众在一般娱乐节目中重颜值或者追求奇趣、萌逗、自黑、互撕、毒舌等猎奇心理。 但蒙曼老师认为,平心而论,武亦姝并非真正的美女,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她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对于女儿的大部分期望,比如邻家女儿或者自己家女儿。武亦姝是好孩子的典范,好学、机灵、谦逊,“我们赋予少女的美好之处和美德在她身上有很好体现,最深的情感是一种亲切感,像是自家的女儿、妹妹或者邻居的女儿。”她说。 所以,因为这种亲切感,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女孩。“有时候,说得更高却不一定是最恰当的。”确实,武亦姝一直是大部分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对于过早成名,被媒体如此“捧杀”,对于这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否是一件好事吗?“目前,看不到。”蒙曼说,“这么聪明的姑娘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我相信咱们的老百姓和媒体,一定对年轻姑娘有全部的善意。没有人希望她因为这个路走得更不好了。” 掀起读诗词热潮,文化类节目的重要教育意义 除了大量媒体的关注,本次《中国好诗词》的热播带动了诗词类图书的销售增长。根据京东自营图书给到记者的统计数据,在相关专题的助推下,2017年1月29日至2月10日,诗词类图书销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近70%。节目播出后的日销售数量和今年节目播出前的日销售数量相比,增幅近90%,如《毛泽东诗词欣赏》、《国民阅读经典:唐诗三百首》等提升幅度超过了300%。上海有书店结合开学季的文教书销售高峰期,推出诗词系列图书,甚至设立武亦姝“国学好书展台”。 武亦姝用诗词的才情打动观众,跟单纯娱乐类节目中激起观众情绪的段子在蒙曼老师看来是有很大差距的。虽然,有人认为,这股浪潮会引发观众们跟风要求孩子死记硬背古诗词的现象。但是,蒙曼认为,诗歌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如果能够根植于小孩子的心理,最终提高的是审美口味,乃至道德水准都会因此提高,所以,跟其他的单纯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就讲诗教,诗能让人温柔敦厚,背后有一个从审美导向引入到价值导向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传统社会自六经之一的《诗经》以来,孔子时代就拿《诗经》来教育学生。有内在道理。 “所以,如果因为这个浪潮而把诗词教育引入教育体系,或者加大这个比重,我个人是乐见其成的。”蒙曼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