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经销商的操纵下,知识产权流氓成为部分经销商私下合谋打击对手的黑色工具。知识产权流氓利用投诉机制达到渠道和价格管控,实现暗箱操作下的利益分配,甚至是胁迫商家收取保护费。目前来看,在阿里平台上,每年有超过百万淘宝商家因这类知识产权流氓行为产生了上亿元的损失。 应该如何应对法律盲点之外的流氓行径 所幸,目前阿里作为企业方给出了相对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品牌权利人在面对恶意侵权的时候,可以通过阿里的线上维权系统进行投诉。权利人只要一键就可发起投诉,远离流氓代理并不难。 不过,行业净化不仅仅需要靠企业来解决,更需要政府和法律介入才能真正做到治根治本。 遗憾的是,国内相关部门虽然也意识到这种知识产权流氓以及有敲诈目的的恶意投诉存在,但因为目前法律上对品牌保护涉及的诸如显著性词汇等缺乏明确规定。很多时候知识产权流氓的行径很难严格界定。法律层面上面临一定的盲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因为不仅仅是国内有知识产权流氓的问题,国外其实也有。知识产权流氓们不制造或销售任何产品,主要通过向某个特定技术领域的公司发起专利诉讼以获利,而这类诉讼最终多数都由被告支付合解金以获得专利许可告终。 美国的Uniloc Corporation公司是业界赫赫有名的专利流氓,不仅苹果、微软,迈克菲、索尼、谷歌、NEC、FACEBOOK都曾遭遇过这家专利流氓的勒索。而另一家专利流氓NPE每年让美国产业界花费的专利诉讼费用以及和解金高达数十亿美元,涉及企业超过2600家。 为了抑制这类知识产权流氓,美国立法、司法、行政部门采取了一些新举措。随着2011年美国通过了美国发明法案,2014年美国知识产权界诞生了非常有名的“Alice案”。这些法律和案件的审理更多否决了专利流氓的无理取闹。此后,美国新增专利侵害诉讼案件大幅降低,半年减幅超过100%。 美国最高法院审理Alice公司与CLS银行案件 (Alice Corp vs CLS Bank) 所做的决议,使得部分专利的有效性标准更趋严格。基于这些新判例及准则,美国地方法院裁定许多系争专利无效,并驳回许多现有的诉讼案件,“专利流氓”也因此减少了有关软件专利的购买与诉讼活动。 对于国内而言,相关法律也确实需要尽快完善。不过,法律法规已经走在了路上。2015年,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指南》的研究起草工作。 伪造了马化腾签名,却有可能被阿里巴巴给告了。这个故事看似荒谬,恰恰体现了知识产权流氓的危险性所在。这次阿里和“网卫”们之间的战争可能仅仅只是开始,这其实也是给国内互联网行业、法律界提出了一定的警醒。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起于草莽之间,未来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一定还会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