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价比”还奏效的时候,荣耀已经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质价比”的概念,在赵明眼中产品提速的实质恰是重新定义品质。2016年荣耀确实取得了超越同类竞争者的成绩,凭借荣耀8、荣耀V8双旗舰产品成功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即便是荣耀畅玩6X、荣耀畅玩5X等千元产品,在产品定位上也普遍高于同档竞争对手。结果就是,荣耀在品牌和口碑方面逐渐优于竞争对手,对互联网手机而言着实是难能可贵的。同时,赵明宣称在新年后将拿出最高品质的产品引领消费升级,下一步的目标似乎已经基本明确。 另一方面,红米4和红米4A的涨价,或许是小米“性价比”退烧之后,回归品质的积极信号,至少在元器件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开奖,小米没有采取变相进行配置缩水来降低成本,而是选择顺应市场规律的涨价。就近两天用户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表现来看,小米的涨价招致了颇多非议。可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与其赔本赚吆喝,“卖一部手机赚一点钱”的商业逻辑显得更具有诱惑性。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追求利润和销量的双赢,此次涨价风波或许是小米摆脱原性价比模式,进行品质营销的一大机遇。 互联网手机的“失败”绝非是渠道使然,重新树立起“质价比”的形象,满足用户身份认同的需要,才是在多渠道融合的趋势中能否扳回一局的关键。 其次是渠道建设。 赵明的观点十分明确,在公开信中看好电商渠道的下沉以及3-6线城市的线上购买力。而在实际的操盘中,荣耀在渠道建设上走出了“线上渠道为主,线下渠道为辅”的模式,尤其在线下渠道方面采取了轻资产模式,并没有盲目地复制雇佣成千上万促销员的传统策略。目前包括苏宁、迪信通、国美等在内的线下渠道商,已经成为荣耀的合作伙伴,按照官方所公布的线上线下五五开的销量占比成绩,线下的轻资产模式不可谓不成功。 小米同样开始重新审视线下渠道,雷军也多次公开表示销售渠道的重心将从线上营销转向实体门店,所不同的是,小米选择了将“小米之家”升级为线下零售店的重模式。2016年小米之家的数量已经突破50家,雷军直言未来小米之家的数量将达到1000家。遗憾的是,2016年小米国内市场全年出货量暴跌36%,线下渠道并未能及时补血。不过,考虑到小米系产品之丰富,大量布局线下门店也不失为一个正确选择。 对电商理解最为透彻的马云已经在高喊“新零售”的概念,在线上占据优势,又逐渐弥补了线下短板的互联网手机,在未来或将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玩法。 最后是被谈论很多次的创新。 创新绝不是体现在口号上的,而是在产品上。背靠着华为集团,荣耀并不缺少创新的基因,近些年在双摄、工艺等方面的表现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外界普遍将荣耀和创新挂钩的,与荣耀Magic的出现不无关系,除了产品外观、材料和工艺上的惊艳,号称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机的荣耀Magic在自动感知、主动交互、智慧服务等方面体现了华为和荣耀的软件和系统研发功底。在非官方渠道中,荣耀Magic已经被炒出了超越三星和苹果旗舰产品的价格,可见用户为创新买单的热情不容小觑。而在2017年,荣耀能否继续做出真正为用户所需的创新,并将这些创新技术大众化普及,或将影响互联网手机能否实现“提速”。 而小米MIX大概是小米2016年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产品,也开始成为小米创新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小米还在国际市场上开启了疯狂的专利申请,已经公布和授权的专利超过6200余项,其中多为发明专利。且从近期的传闻来看,小米的野心恐怕并不止于手机本身,有关小米自主处理器的消息被再度发酵。在小米的历史上,因为供应链拖后腿的现象不胜枚举,自研处理器兴许能够在某些地方弥补元器件供应不足的短板。可创新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仍需要小米去思考。 近两年国内手机行业逐渐摘掉了“抄袭”的帽子,创新也几乎成了被用烂的营销词汇。个人比较赞同赵明“创新提速,实质上是在重新创造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观点,能够证明创新能力的不只是专利数量,还有用户体验与声量。 结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