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费德勒与瓦夫林加的父母亲也还是花了相当多心血与金钱栽培他们的网球发展。但瑞士在澳网四强中就霸占半数席位,显然并非偶然。瑞士的教育、社会与网球训练体系,让有才华的小孩比别的国家有更多机会出头,于是能以 800 万的少少人口,屡出名将。瑞士训练体系不仅教出瑞士籍选手,塞尔维亚籍的前球后安娜·伊万诺维奇(Ana Ivanovic)、德国前球后葛拉芙(Stefanie Maria Graf),也都出自瑞士训练体系。 瑞士网球协会并不自满于如今费德勒、瓦夫林加的成功,而是未雨绸缪,深怕后继无人,一如茱蒂·莫瑞在英国的主张:趁着高点应更加投资未来,故 2016 年底耗资 600 万瑞士法郎扩建国家网球训练中心,并顺应 10 年来瑞士青少年选手人数只有“微幅”成长,自约 13 万人增加到 14.6 万人,特别订定国家网球日,动员全国的网球俱乐部大举招收新血,这项政策的宣传代言球星,当然就是费德勒。 从瑞士的决心看来,即使费德勒、瓦夫林加终有一天退休,相信仅 800 万人口的瑞士,还是能够继续产生成功的网球选手。然而,若是让有才华的孩子去赌“娘胎乐透”,非得生在有钱人家才能发展,那就算是全世界 70 亿人口,也会一代不如一代,出现严重接班危机。网球界悲观认为,放眼新世代,目前还看不出谁能接班“四大天王”(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穆雷),只能自我安慰“好在他们不会明年就退休”。 网球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过去教育总是计划着要塞给小孩什么知识,想把小孩都用同一个模子压成同一模样,而非找出孩子的才华,全力协助其发展,于是无数有各方面才华的人都被埋没,除非特别幸运,生在极少数有钱又愿意为培养子女牺牲奉献的家庭。长期下来,生产力不足,青年失业率高、青年低薪,不也只是必然的后果而已吗? Judy Murray warns tennis could become ‘irrelevant’ without growth efforts Swiss Tennis serves up post-Federer plans Is there life after Federer and Nadal? Rafa keeps the faith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