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为什么用APP叫车变得很难、很贵?这个问题最近在网上炒的很热,甚至有人用了中美的文化理念差异,以此来分析中美APP产品和运营思维的不同,从而说明中国的网约车APP叫车变得困难、变贵的原因。 这样的分析,首先,完全忽视了2017年春运,中国网约车行业物理世界的巨大变化,逻辑上存在难以忍受的漏洞。 第二,中国多数出租车司机师傅的订单仍主要来自扬招,滴滴只是补充,因此需要实行抢单模式。吸引由于牌照管控而严重供不应求出租车运力接单,与调度全部订单来自网约的专快车司机是大相径庭的。这才是差异的核心,不是中美产品经理文化不同。从Uber加州找个产品经理来中国做出租车,他也没法用强势派单+系统定价搞定的。没有仔细思考商业模式和司机生态的本质不同,贸然发挥到中美两国过马路方式不同、中西医等等等等,这不是不接地气,而是不懂装懂。 任何互联网产品在设计之初,都需要上帝的视角,这个视角将通过看清产品每一个相关方的角色,然后赋予每个角色相应的功能和权限。 具体到网约车产品,上帝视角主要是要看清车辆、乘客、平台方,规范这三个角色在产品中的定位、功能,以及相应的权限。 网约车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平台能够撮合乘客与车辆,让尽可能多的乘客能够出行,同时让车辆尽可能少地空驶。因此,不管在产品原创设计理念,还是日常运营规则设置上,是抢单还是派单,加价是用户可选还是平台设定等等,都应该是为了达到以上最终目标。 如何达到终极目标?网约车的产品和运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弄清楚物理世界中车辆和乘客的实际情况。其实,这一点对于包括网约车在内的所有O2O行业都适用,要连接online与offline,首先得要把offline实际情况弄清楚,物理世界的痛点在哪里、真实的需求在哪里等,然后才能用互联网切入改造、进化、重塑。 乘客、车辆的真实现状(Offline),最终决定了网约车的产品和运营(Online)。 现在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2017年春运,在中国用APP叫车变得很难,而且很贵?到底是online产品和运营出了问题?还是offline出现了巨大变量? 此前,网上有人分析,主要是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APP出了问题,产品底层设计理念、运营思维上存在“原罪”,比如,抢单而非派单的原始产品设计,最终导致今年春运期间,网约车无法经受大考,变得很难叫车,而且很贵。 今年1月以来,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确实用APP叫车变得很贵。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不仅是滴滴,神州、易道,就连“地头蛇”首汽约车等,大量乘客都遭遇了一不好叫车,二叫车往往就会遇上动态调价,变得很贵。 从逻辑上来说,如果中国网约车APP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存在“原罪”,既然是“原罪”,应该只要遇上乘客需求爆发的春运,都会发作才对,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网约车在2016年春运,不管是产品还是运营上都好好的?而独独在2017年春运发挥失常了呢? 对比2016年春运、2017年春运,中国网约车APP,产品还是基本同样的产品,运营策略上动态调价也都客观存在,这说明Online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既然Online端找不到原因,对比2016年春运、2017年春运,Offline端是否存在变量? 首先,我们来分析乘客出行需求,较之2016年,2017年春运乘客出行需求更加旺盛。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承载25.2亿人次出行,铁路3.56亿人次;民航5830万人次;水运4350万人次。道路交通占据春运运力的84.6%,压力最大,也最为分散。 第二,我们来分析车辆供应,较之2016年,2017年春运,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网约车运力呈现大幅下降。 这是媒体报道中的一张图,从这张图不难看出,直播,上海等一线城市网约车运力下降的节点,一是网约车新政出台,一是春节来临。 上海等一线城市网约车新政尘埃落定之后,本地户口、本地车牌的要求,让很多司机萌生退意,谋划着回到老家,或者去别的城市开车。2017年年初以来,新闻报道上,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交通运管部门,加大了在交通口岸对于网约车的抓车力度,更让许多外地司机坚定了离开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念头。而随着春节来临,很多司机趁着回家过年,也就顺其自然地离开了上海等一线城市,这让网约车运力陡然下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