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启动新一轮大招聘:COO、执行总编、主编、高级编译、主笔、运营总监、客户经理、咨询总监、行政助理等 9 大岗位全面开放。 简历投递:j[email protected] HR 微信:13552313024 新智元为COO和执行总编提供最高超百万的年薪激励;为骨干员工提供最完整的培训体系、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工资和奖金。 加盟新智元,与人工智能业界领袖携手改变世界。 昨天在《南方周末》读到一篇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的文章《为什么人工智能必将威胁我们的文明》,颇有些不以为然。 下面就以今年给我最大震撼的影片《血战钢锯岭》为例,论述AI为什么必将引领和推动我们的文明? 《血战钢锯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二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冲绳战役,美军伤亡7.5万人,日军伤亡11万人,被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为“战争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冲绳战役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彻底结束二战。 如果场景转换到AI主导的2045年,那时如果发生这类战争,我们还会看到血肉横飞的场面么?答案是“绝不”。 首先,我们假设到了2045年,人工智能已经掌控了主要文明体的复杂系统控制,形成了3-5个超大规模“云脑”。而智能终端也有了长足发展,逐渐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军事活动。届时“民粹”政体之间万一挑起了世界大战,进程将会如何? “云脑”之间会做“战争仿真”系统的演练,也就是先下一场大大的“兵棋”。各混合文明体之间把武器装备、智能指挥系统都在仿真系统上做一场VR演习,同时程序化交易系统也可以测试资本市场对于战争进程的反馈。“兵棋推演”如果还不能估算战争的胜负概率,可以像AlphaGo这样,安排5场正式“数字战争”,由几大“云脑”负责全盘仿真的战争对弈。换句话说,可以先由“云脑”自我“模拟战争”个几十万次,再派机器人们登场“肉搏”。 输了的“云脑”如果还不服,可能发动“人+机”混合编队的世界大战。届时“钢锯岭”附近,可能会云集大批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装甲车、大狗机器人、机器战士将是战争主体,“云脑”在后方负责指挥控制。真正的人类,不应该再作为战争的终端武器出现在战场上,而是作为“云脑”的神经系统控制者。 战争也就不再是人类血肉之躯的博弈,而是智能复杂程度的终极较量。机器人战争的“钢锯岭”上,也会有“医疗兵”,atv,不过他们救死扶伤的对象就是机器了。况且,哈佛大学等机构研发的软体机器人也是极其廉价的,假如真有战争需要,可以大批量复制。重要的是,战争机器人可以联网下载相关的地图导航、武器使用技能,直播,其他机器人遭遇的伏击、格斗,他们立即可以同步学习,迭代系统。所以,不用以人类生命为代价,战争就可以打得更复杂更智能。 其中,我们再去考察某一个“机器人”的死伤,意义并不大。原因在于它的躯体材料是廉价的,后台复制成本很低。而它的“记忆”或者“终端感知”与“终端学习”经验,完全可以随时“上传”给“云脑”。换句话说,只要它随时保持与“云脑”的交互,“云脑”可以低成本地复制另一个“它”出来。那么,从战争本身的角度也好,或者从生命本身的价值而言,机器人那段经历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这样的图景,就是对江晓原教授观点的强有力反驳。1945年以两颗原子弹爆炸为标志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最后一次惨烈的“血肉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 2045年,人类将彻底告别作为战争武器终端的惨烈角色,转而用“云脑”与终端机器人作为彼此利益博弈与理念对决的工具。到那时,我们将用自己的智慧与“云脑”交互,如果真有可能,也可以把我们毕生的“记忆”或者“终端感知”与“终端学习”经验上传给“云脑”,等旧的躯体死去,可以由“云脑”负责存储我们的主体记忆,等技术成熟的时候,再找更智能的终端去“转世”我们。 人类的传统战争模式即将终结,传统世界观也将颠覆。AI可以使鲜活的“生命”不必再“血战钢锯岭”,更能让人类的美好创造在“云脑”中永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