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 Talk是他们跨出的第一步,与线下沙龙类似,每期限定在30人以内,请的均是从硅谷回来的讲师,针对主题会对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让嘉宾和与会人员得到双向的互利。20场下来后积累了近1000人左右的用户规模,这些人未来会通过社群形成一个相互借鉴的紧密团体,同时也是最精准的种子用户。 大多数创业者还是需要自己打拼市场,前期在视频之外的成本投入也必然不会少。除非你有大量广告主在等着你,他们就需要你的内容作为广告载体,但如果跳过这一步很有可能你就被贴上了外包视频团队标签,之后转型耗费的成本难以量化。 Geek Jam你可以将其看成是一部纪录片,用记录的方式呈现出最真实的创业者、产品、活动内容,几分钟的时间里能够让你充分了解到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或是一场活动。为了达到最理想效果,视频中的内容均由团队实地取材,但这类节目耗费的精力和资源极大,对于小团队来说,一周一期已经接近极限。 Jam系列是每个视频团队都要面临的第二个成本问题,设备成本、雇佣成本、剪辑上的时间成本都囊括在内,开机后的成本问题永远跳不开。但李涛坚信创业公司有很多展现团队和创始人的需求,以往的宣传片虽然炫酷,但或许只是一个处在甲乙双方的中间产物,并没有满足传播需求。Jam就是要打出自己的格调去吸引客户。欣慰的是在第一季陆陆续续上线过程中客户敲响了家门。李涛的这个决定更像是场博弈,一场格调间的博弈。博弈赢了,让他们有了造血能力,商业化的道路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前期他们没有投入,结果又会如何呢?想必会回到外包这个老套路里,甲方不断提需求乙方不断改,atv,对品牌也是种伤害。Geek2Startup是个任性的团队,他们前期会与你沟通脚本,但绝不允许甲方干涉风格,他们不做自己不懂的项目,这就是他们的调性,将创业这个极具互联网属性的东西用文化界的手法刻画出来,先打动自己再去打动市场。 【常春藤高材生创业联合办公,苦中作乐痛中成长】 Geek Now主要是做一些科技产品的报道,为了形成一股清流,他们从不会去YouTube上扒宣传片剪辑,取材和Jam系列一样全部实地拍摄,该系列有效缩短了整体制作周期,也算是弥补了Jam制作过程中的空档期。 【在硅谷,超市里都能撩到黑科技!】 Geek2Startup 的优势从不是文笔,而是拍摄和剪辑,对于一些科技产品的演示,视频是最佳的载体,虽然这块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但未来短视频一定会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素材。商业化变现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卖版权、合作栏目或是打造独家IP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团队虽小但却井井有条,李涛很清楚科技和创业受众人群始终无法和娱乐内容比拟,降低身段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流量大号,但随着场上不断涌入的竞争者,自家优势也会慢慢退去。不如以质量突围,做好精准的人群定位实现变现。 短视频创业初期团队搭建和渠道选择 Geek2Startup 实现了营收,但依旧要面临人少、活多、心累的创业通病。团队初期是由三个合伙人组建而成,一个是专业导演,另一个在剪辑方面极具天赋,李涛手握大量早期创业者资源负责大局的掌控。 一开始的工作量两个人还能够支撑,但随着全平台战略的展开以及内容方向确定后接踵而至的素材,让这个团队严重负荷。为了避免项目脱节,团队第一时间引入了剪辑、设计、运营人员,细化了每个人的职能。目前团队人手(6+1个兼职实习生)还处于比较紧的状态,预计明年初会扩张到10人。 这种做法在创业初期很明智,快速扩张反而会让团队变得臃肿,还要承担不必要的雇佣成本,保障一周能有一个高质量节目产出的最佳配比在5-6人。其次在这个时期招人要看对方是否认可或喜爱你在做的东西,如果双方调性相符,团队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如果为了填这个坑,那这个人的负能量很有可能带歪整个团队氛围。 现今团队会招一些志同道合的外部导演进行合作,帮助他们确定选题来共同完成一部作品,降低雇佣成本的同时也为团队注入了全新活力。 其次在前期内容分发的渠道上,对初创团队也是一个考验,微信端虽然是块很重要的自留地,但目前为止对于短视频的态度并不友好,相对封闭,从0开始运营成本也比较高。而现在市面上可以分发视频内容的渠道很多,各类视频App、资讯客户端等等,都可以发布视频内容,但是初创团队人手有限,显然不能覆盖所有平台。 面对琳琅满目的分发渠道,Geek2Startup在起步阶段将今日头条作为了微信之外的另一块阵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