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虽然不断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处在落后位置。然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中国在科研的投入在 2009 年已超过日本,在 2013 年超过了欧盟,预计会在 2020 年超过美国。中国对于基础科学的国家资金投入从 2005 年的 19 亿美元跃增到 2015 年的 101 亿美元,而同一年中美国政府对于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却有所下降,为 324 亿美元。 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正在赶超美国 来源:OECD 「如果哪个领域存在一个明确的方向,需要资金和大型研究团队,中国可以在这方面迅速占领先机,」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说道。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在 2012 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 964,583 人,同年美国的毕业生数量为 589,330 人。 「你需要多少人来完成创新?你需要一个由史蒂夫·乔布斯组成的国家吗?不,你只需要一个乔布斯,」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 Alliance Development Group 负责人 Chris DeAngelis 说道。「而中国有五倍于美国的人口,这就够了。」 「我国的核心技术命脉正被国外掌控着,」习近平主席在今年 3 月份的讲话中提到。「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21 世纪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比如 2008 年发起的「千人计划」,用百万人民币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员,以及加上更多的津贴和竞争补偿。该项目首先吸引了海外的华人研究员返回中国,后来又开始吸引国外学者。官方表示该项目已经吸引了超过 4000 名研究人员。 加拿大 University of Calgary 的量子物理学家 Barry Sanders 说,因为「千人计划」的资助,他在中科大建立了第二个实验室。他说:「我们将公布我们所有的研究结果,所以在哪里做研究并不是很重要。」 中国对科学家另一个吸引力在于:政府部门经常鼓励学者将学术成果应用到私营企业中,atv,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开创他们的公司。 中国的雄心反映在像量子卫星领先研究员潘建伟那样的人身上。量子通信涉及的现象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于宇宙的传统理解,爱因斯坦称它为「幽灵般」的现象。因为它假定现存的粒子可以瞬间将信息「传输」到另一个纠缠的粒子,并且这种纠缠似乎是超越时空的。 在 2014 年,潘建伟团队做了两个无穷小量子比特信息消失实验,它们然后重新出现在其他地方,这是个原始版本的星际迷航式传送,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实验结果已发表在 Nature 中,该研究还有其他应用方向,例如制造无法破解的信息代码和超强的量子计算机。 这一切对于潘建伟来说曾经是遥不可及的一件事,他曾经看着中国研究条件说,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在维也纳大学的奖学金去海外求学,进行研究。由于语言不通,在他到达维也纳的第一天,他找到他的房东——而不是大学研究生办公室要自己津贴。潘建伟说:「当时我无法忍受这边的食物,但我发现如果把萨拉米香肠浸泡在乌龙茶里还是挺不错的。」
潘建伟,中科院院士,2008 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长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 他埋头于量子通信应用领域的研究。中国物理学落后了这么多,以至于潘建伟之前都不知道这个领域的存在,他还记得当他自豪地概述了这个想法时,维也纳的同事都处于尴尬的寂静中。因为潘建伟认为他发明了这个想法,不过他的同事们已经在做这件事了。 潘建伟在欧洲呆了十年,它在该领域的先驱 Anton Zeilinger 的带领下工作。 潘建伟说:「我想,首先你应该尽力做好学术。当然,如果以后你可以回到祖国继续你的研究,这就是很理想的情况了」。 这一机会是在千人计划推出后,潘建伟被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募。他说他的实验室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设备。 Nature 编辑 Gerstner 说:「潘建伟的愿景是真正去挑战极限,他手握无限的预算。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组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上海的量子通信研究设备。图片:Eric Michael Johnson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