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软件》还是没有摆脱停掉纸质刊物的命运。 近日,这本1995年就创刊的老杂志宣布“休刊”一年,j2直播,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会继续运营,但明年不再刊发纸质杂志。 与此同时,《大众软件》今天开始众筹6000元,用于支付“大软”2016年11月12月合刊杂志的制作、用纸、印刷、发行费用。其实这更像是免去了发行渠道的杂志直卖,参与众筹的人会获得一本即将绝版的《大众软件》,并附有编辑部历任编辑签名。 《大众软件》的这次休刊更可以看做是其向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彻底转型。但从游戏刊物的老大哥到停止印刷,这跌宕起伏的20多年还是让人不胜唏嘘。 老大哥 《大众软件》是国内游戏刊物的老大哥。 1995年正式发行,创刊号发行10万册,至1998年5月发行量已达30万册,之后在2002年创造了史上最高期发行量达38万册。也是在这一年,《大众软件》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中宣部评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突出的“双效期刊”。 《大众软件》有多赚钱?高峰时,月流水过千万。有多少人在上面投广告?当时广告部的人去中关村催广告费,中关村的商家们满楼到处躲。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阅读习惯迅速被改变。之前商家抢着上门送钱的情景一去不复返,到2012年,《大众软件》出现了创刊以来的首次亏损。 其实亏的不多,一共十几万,但杂志的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认为赔钱趋势是不可逆的,《大众软件》无法再向其继续支付每年73万的刊号使用费,于是决定把刊号收回。 面对亏损和刊号被收回,《大众软件》的管理层尝试从外部融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过,主管部门再次表示了反对,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转让和入资入股,理由是,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到了2013年7月,大批编辑记者离开,留下不到10人勉力支撑着《大众软件》。 峰回路转 峰回路转的是,到2014年年初《大众软件》借到了《电脑游戏新干线》的刊号,刊号使用费只有过去科协收的管理费的百分之十几。 借用刊号后,《大众软件》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不然只能等死。“有同行说,不是你们做得不好,是时代把你们淘汰掉的。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延续这个品牌去顺应时代呢?”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杨立当时在接受 《财经天下》采访时如此说道。 于是,2014年4月21日,《大众软件》在国内一家网站发起众筹,希望能够在6月20日前筹集到100万元的资金,做移动端产品。最终,他们从5120名投资人处筹集到了203万元。并在第二年上线了,游戏资讯APP 游戏联播 。 其实这并非《大众软件》的首次转型,早在2005年,《大众软件》曾试图向互联网游戏方面转。当时暴雪娱乐制作的《魔兽世界》风靡中国,《大众软件》和盛宣鸣数码科技公司合作创建“大众游戏网”。招来了很多新员工,想借“魔兽”东风再攻下新城池。但由于投资人中途撤资,资金链断掉,网站持续烧钱,“大众游戏网”赔了钱,全靠杂志收入输血。 相比较第一次,《大众软件》第二次的转型已算顺利。 无法阻止的纸刊关停命运 《京华时报》、《东方早报》、《外滩画报》……由于纸媒效益的断崖式下跌,即将关停或者已经关停的纸媒名单变得越来越长。 iLook停刊时,其出版人洪晃对此事表现得很淡然,其撰文写道: 这是叫“iLOOK”的这本杂志的最后一期。我完全可以内牛满面,情感流成河地感慨这近20年的杂志生涯。 我们进入数码时代,连惆怅的时间都没有了,双十一剁手已经用分钟计算以“亿”为单位的销售额,叹口气的时间都没了! 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多愁善感了,免了吧。 ………… 至于平面是否会死,我不确定,但是我个人将继续和《大视野》杂志合作,出版一本《大视野OPENPAGE》,一是出于我们对平面的热爱,二是我们还有好多话没说完。 所以这不是告别。我们没死,只是换个办法活着而已。 《大众软件》也在众筹的介绍中也表达了情怀与无奈: 虽然传统纸媒早已不再是信息时代的宠儿,但“大软”编辑对每一期杂志的尽力付出,都让我看到了对一份持续21年的情怀的坚持和不放弃。正是这份坚守,让“大软”能够在经历了一次次风波后,一直走到了2016年,直到几乎成为了游戏媒体在传统纸媒行业的“孤独的幸存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