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个人说过,接下来的互联网将会进入到运营驱动的时代。认同但以为它不够准确,接下来的互联网更应该是精细化运营驱动的时代。
要说精细化运营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运营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在于“粒度”,用户、流量、数据粒度无不更细。那么什么是精细化运营? 精细化运营 结合市场、渠道、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对用户展开有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实现运营目的(这个运营目的可以是更多的用户留存、可以是更高转化,甚至可以是吸引更多的用户去你家饭馆吃饭)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精细化运营。简单讲,从流量角度来说精细化运营是流量价值最大化,从用户角度来说就是看人下菜。 精细化运营大概有下面几个特点: 更关注用户细分,做用户分析(行为、设备、渠道、心理等等各种分析),我们恨不得把用户剖析,拥有足够完整的用户画像。更关注流量的有效利用,跟过去粗放式不同,强调精准,更多的去关注留存和转化,更重视发挥现有流量的价值。更多元的数据分析方式和维度,强调数据价值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 互联网3个不同阶段的核心驱动力 “技术+产品+运营”我们暂且称之为互联网时代的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跑起来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用户,再抽象一下,也就是流量。技术、产品、运营围绕流量获取展开的的角逐似乎就是互联网的本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二十年里,流量为王还没受到过挑战,握有流量,就掌握了互联网生态圈的话语权。就像经典物理被相对论打破,互联网“经典物理”也许会被打破,但也许会是永远的生存法则。有点偏题,我们继续。三驾马车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发挥了不同重要性的作用。 在互联网早期,新技术刚刚出现,这个时候就是技术上谁先实现听谁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人觉得可能那个时期是“点子”驱动的,但事实上当时能把“点子”实现的都是互联网的技术泰斗。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浏览器“Mosaic”出现,大家觉得点子棒极了,但马克安德森当时就是NASA的实习生,后来做了网景的 Netscape Navigator 。比尔盖茨、乔布斯、 Wozniak 都是这一时代用技术实现产品的弄潮人。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时期是技术驱动的。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用户也完成了由“小白”到整明白了互联网产品是怎么一回事的转变,对产品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个时候强调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站出来了,大量在用户体验上做的好的产品脱颖而出。不是说这个时候技术的作用不明显了,而是仅仅依靠技术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微信,把产品做到极致,成就了腾讯的另一护城河。我们认为这一时期是产品驱动的时代。 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化,产品在设计和解决方案上有了很多通用的“模板”和解决方案,开奖,atv,这时候很难有质的创新,产品经理在其中的价值和作用可能会逐渐淡化。这个时候,引爆产品增长的就可能会是运营,精细化运营。 为什么会是精细化运营驱动的时代?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考虑的是 ROI ,也就是投资回报率。也就是说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实现产品成功的成本低于其他方式的实现成本,而回报也相应更高。这里面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买不起的流量 引用36kr《买不起的流量,创业者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里的一句话: 一个下载App用户的成本为40元以上,但7成的人下载后都没有消费,“每10个人下载我们的App,就有近300元人民币被白白浪费掉。” 而这仅仅是对流量价格相对降低的电商App。一款 iOS 游戏下载激活的成本高达60元,而金融行业的获客成本的顶峰已经达到1000-3000元。加之流量黑产横行,“人傻,钱多,流量速来”的粗放式流量获取早已行不通。我们需要精细化的流量运营,优化流量漏斗,对 AARRR 模型里的转化率、留存更加关注。 人口红利消失 国内互联网网民数、移动用户数饱和,人口红利消失,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然而,增量乏力,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环境下,有两条路:一条路出海,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不乏出海互联网公司的影子;而另一条路就是精细化运营,用最小的成本,挖掘最大的流量价值。 技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