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1 月 12-13 日,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业与创新论坛(MIT-CHIEF)第六届年会在波士顿举行,旨在搭建中美商界与学界对话的平台,其中嘉宾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黄亚生教授,搜狐总裁张朝阳,斯坦福教授兼丹华资本创始人张首晟教授,MIT 机械系主任陈刚教授,真格基金兼新东方创始人王强,瑞银集团执行副总裁 Eric Gan 等。机器之心则带着对智能驾驶与人工智趋势的关注,参加了本次大会。两天的会议虽未对技术细节作出深入的讨论,但仍在技术的商业应用,市场推出,中美交流上提供了很强参考价值。提醒各位创新者仅掌握技术的局限性,创业——尤其是颠覆性创新——需要导航复杂的商业环境,面对甚至尚未形成的市场,从中平衡长短期利益。 Pannel/Plenary 亮点回顾 不少嘉宾以自身科研成果或创业历程为切入点发表讲话,也有投资人从大趋势上分析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走势。例如,创新工场的合伙人 Chris Evdemon 指出,人工智能将是继互联网先驱,产品经理,O2O 热潮后的下一个大趋势。 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着资本过剩,人才缺失,大公司垄断等问题,亟需建立更明确的分期成果,吸引多方面人才,搭建长远目标,实际地考虑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竞争的利弊与发展前景。Chris 认为,海外的技术人才出路很多,可以考虑为美国本地公司/美国本地公司的华人市场部/华人公司,或中国外资企业/中国公司/中国公司的海外部工作,几种选择各有利弊,不过介于这几年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或已失去竞争优势。海外创业公司若打算开发国内市场,亦需要考虑「本土化」。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背后的多重顾虑与独特商机算是一把双刃剑。
本篇文章将带您回顾: 智能驾驶论坛(Autonomous Driving Panel)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Panel) 张首晟演讲 张朝阳演讲 智能驾驶商业化中未知的风险与商机 智能驾驶 2016 年是全球智能驾驶热度空前的一年。谷歌、福特、特斯拉、丰田、通用、百度、法拉第、Uber 等公司纷纷入局,以不同方式展开对智能驾驶的实验研究及产业落地。智能驾驶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其在当下也面临着相关法律缺失、技术尚不完善以及消费接受度不高的现实挑战。 此次 MIT CHIEF 智能驾驶论坛(Autonomous Driving Panel)汇聚了来自智能驾驶产业生态圈各个环节的「代表」,阵容豪华: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转型投身产业的肖健雄第一位发言,现场展示了他近期创立并任 CEO 的 AutoX 公司的产品演示;来自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 Iyad Rahwan 副教授,则分享了正在创建的「驾驶道德」(Moral Driving)网站-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不同情境下的驾驶决策;技术驱动型创业公司图森互联的联合创始人兼 CTO 侯晓迪,介绍了图森互联及其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公司策略和发展方向;最后来自云启创投的黄榆镔,代表了 VC 方对智能驾驶产业做出了点评。随后,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资深编辑 Will Knight 主持的座谈环节中,肖健雄、Iyad Rahwan、侯晓迪和黄榆镔对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现状展开了讨论,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分享了他们对智能驾驶的思考。 当谈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时,来自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嘉宾们的发言见仁见智。研究「驾驶道德」的 Iyad Rahwan 关注更多的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他表示大众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是否接受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安全。云启创投的黄榆镔则认为资本的注入是自动驾驶汽车真正上路的先决条件。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肖健雄提出,在兴建新城市的过程中为自动驾驶汽车设计专用车道,作为推进商用的解决办法;同为技术创业「代表」的侯晓迪则解释了图森互联的定位,他们认为自动驾驶可以细分为自动卡车和自动汽车两部分,两者区别很大,其中自动卡车会更加可控,也正是图森互联先下的研究方向。 会后肖健雄与侯晓迪特别面对机器之心,对此次论坛发言进行了补充。 肖健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