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助手目前只能作为触发,而不能发出执行指令,这多少有些遗憾。如果它能执行指令,它就能在某些条件下拥有语音功能。比如,它可以将文本引擎装换为文本-语音引擎,为用户读推文等。 语音应用的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用户账户和身份验证。Google Home的账户是唯一的,但却没有用户验证功能,任何发出指令的人都被假定为授权用户。Google Home的App有一个“个人信息”复选框。关掉该复选框别人就无法读取用户的个人数据。但打开该复选框就会将自己的信息暴露无遗,别人甚至可以以用户名义叫Uber。 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套以语音为基础的授权系统,但实际上却很难做到。 谷歌流媒体的良苦用心 Google Home的媒体功能同样用心良苦——可以结合手机或电脑,拥有Chromecast的功能。用户按下Chromecast的按钮就可以将音频传送给Google Home,它再将音频通过Chromecast附近的扩音器播放从来。 用户还可以用语音命令控制Google Home的媒体功能,比如“播放音乐”(Play Music)或“在某设备上播放音乐”(Play Music on [device name])这些简单命令。同样,用户还可以将流媒体传送给Chromecast。Chromecast除了支持音频,还支持YouTube和图片。
虽然Google Home在12月份才会发布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但它目前已经支持部分第三方音频。除了Google Play和YouTube音乐,它还兼容Spotify和Pandora的第三方语音命令。 正确识别语音命令往往要看运气。但Google Home更智能,无需给出非常明确的指令,系统就能做出智能判断。Google Home播放音乐是可以手动暂停音乐或调整音量,也可以发出语音指令控制。 不要把Google Home当成一个蓝牙音响,它是纯粹的投射装置。虽然Google Home会出现在蓝牙列表中,但它却不能像蓝牙一样连接。 Google Home允许用户像Chromecast一样,可以将不同音频设备连接成“组”。这些设备“组”可以同步播放同一音频,像Sonos一样将整个家庭音频设备合为一体。这也是Google Home的亮点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新闻”模块。只需一条指令,它就能为用户精心挑选新闻。科技、商业、运动、政治、经济、娱乐、时尚等无所不包。NPR、BBC、FOX、Time、Bloomberg、TWiT等应有尽有。 有了Google Home,用户所有的智能设备就找到了“组织”。它会对各种设备划分优先级,只有最优级设备会对“OK Google”做出回应。各种智能设备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被Google Home协调成一个统一体。Google Home俨然成了用户管家,将用户指令下发到相应智能设备。
Google Home已向用户交付了第一批产品,用户免不了将它与亚马逊Echo相比,毕竟两者在功能上类似,但两个产品所覆盖的服务是非常不同的。Google Home意在深度整合谷歌的各种服务,比如了解你的搜索习惯、知道你的Google日历行程、通知你Gmail有新邮件、Youtube的影音偏好、分析Google Driver里的文件等等。 总之,直播,用户越频繁的使用Google Home,它就越了解你,为你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成为真正的“助手”,但亚马逊Echo可没有想这么多。
虽然Google Home在功能上有可能甩亚马逊Echo几条街,但它最大的优势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其最大的软肋:隐私问题。当Google Home能越来越精准的向你提供服务时,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个人信息被搜集。 对了,atv,还有一点,亚马逊Echo发售至今已卖出了超过300万台,虽然谷歌免去了培养用户习惯的麻烦,但还能抢得多少市场还真不好说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