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期的摩拜立足上海,跟随市场变化及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为团队成长及产品发展沉淀了可复制的经验,为将来其他城市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拓展期:2016年8月31日(新增第二个运营城市北京)-至今 9月1日,摩拜正式进京运营。这个阶段摩拜的用户体量激增,短短一个半月,Android 端的下载量提升了 4 倍。 9月19日,摩拜在北京已投放超过一万辆单车,而摩拜在上海花了近四个月,才达到一万辆的投放规模。 用户规模的增长,订单量的不断攀升,单车设备的加大投放,运营成本的加重,给摩拜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阶段的商业需求:营造产品口碑,快速获取海量新用户,构建产品壁垒 本阶段的用户群体:有高效出行需求的人群 本阶段的用户需求:高效品质的用车体验(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车,加装车篮,解决解锁超时、扫码无效等技术问题) 本阶段迭代思路: 1.专注技术和产品本身,及时修复问题,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2.单车硬件端的迭代更新,提供更轻巧骑行更省力的单车。 火爆的数据带来耀眼的光环,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质疑:为什么会宕机?能否保证稳定的服务?为什么找不到预订的单车? 用户的抱怨也多集中于这几个方面。
图5 用户的一星评价 这一阶段,摩拜运营端难题逐步凸显。单车的生产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二维码遭人为破坏,用户找不到预订的单车……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摩拜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用户量和App排名一直稳步上升,说明摩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若能继续保有甚至扩大业务增长,下一步摩拜可以考虑盈利变现的事情了。 3.商业模式的思考 单车只是工具,相应的 App 也是工具,如何通过这款工具实现商业变现是需要考虑的。 现阶段,用户的押金池可以做点文章,但不会成为主要的盈利方式。 用户的骑车租金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变现,但客单价低,半小时收费 1 元,很难实现盈利。 关于未来的盈利方式,比较看好广告和数据变现。 广告盈利:类比公交和地铁,每一辆摩拜单车便是一个流动的广告台。 以摩拜的单车投放量之多和分布区域之广,投放广告的效果应该不错。 数据变现:挖掘用户的出行数据,为用户推荐匹配的商品。 分析用户的出行时间及行为习惯,并结合运营,为用户推送要进行的活动。 4.产品关键路径体验 完整的体验路径如下: 打开 App-位置定位-搜索单车-选择单车-预约用车-找到单车-扫码开锁-开始用车-关锁结算-自动支付 就“打开 App ”这个节点而言,用户的刚需程度受制于天气状况、空气质量和温度情况,雨雾冰雪、PM2.5超标、高温或寒冷的天气情况下,atv,用户选择单车出行的意愿是非常弱的。 App 端的体验非常简洁,获取用户的位置,搜索附近的单车,推荐最近的单车,用户选择后,行走路线都替用户规划好,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更高效。 用户找到单车后,使用 App 扫描车身的二维码进行开锁,接着就可以开启骑行之旅了。 这里不得不提摩拜的单车设备,用官方话语描述:全铝车身、橙色五幅轮毂、防锈;SC-7000 航空铝合金,650 mpa抗拉强度,A6+防水;采用轴传动和单摆臂,并使用车身一体成型工艺。 感慨摩拜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感慨摩拜团队其实是按照物联网的思路在设计这件事,本质上连接了车与人。 近些年,物联网行业普遍倡导先行连接的理念。即,先将设备联网。 通过连接产生新的价值与新的需求,通过连接沉淀数据,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但并没有考虑用户本身的需求,而摩拜则通过用户需求去倒逼连接,完全可以称作智能硬件领域的明星产品。 至于用户提到的部分单车骑起来特别费力,以及希望单车能够加装车篮,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硬件端的产品迭代来解决。 摩拜为行业探索出了一个方向:硬件 + App + 地图定位 + 在线支付 + 租赁经济 5.产品的未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