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决定由13个人共同来负责这件事情,我和Nilsson负责流程上的事情,不参与投票,来自5份人工智能领域杂志的亚欧美11名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全程保密。我只能说提名了100余人,选出50人,加上2011年选出的名人堂10位成员,共60人,纪念AI 60年。
这是AI 60周年的50个人,其中30人已经去世(2015年5月开始提名之前),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00多年一直到公元后2000年,从三段式逻辑到智能控制。还在世的20个人,其中Holland去年也去世了,Robinson今年也去世了。
目前在世的只有18个人,这其中包括7个中国人,按年龄顺序为:吴文俊院士,戴汝为院士,陆汝钤院士,张钹院士,李德毅院士,潘云鹤院士和郑南宁院士。戴汝为院士是在我们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做模式识别。戴院士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人工智能杂志《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之前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理事长;这个杂志现在的主编是郑南宁院士,郑院士是现任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从哲学到科学再到认知
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路程。但是智能从亚里士多德三段式行事逻辑一直到今天,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大体可以分几块。它起源于哲学,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人工智能跟哲学连起来这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整个现代科学也是在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后经过Leibniz、Boole(布尔代数)、Frege逐渐把逻辑形式化发展为数理逻辑,再经过Whitehead,Russell,Godel,Church,Turing等发展为智能科学的基础,再经过Wiener,McCulloch,Pitts,Shannon开启了认知科学的领域。哲学—科学—认知这是在我们的心理世界,要转化成知识就变成机器智能、人工智能、计算智能,最终变成改造物理世界的手段。我们需要的是智能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代理、智能计算,最后就是智能控制。
所有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回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中间的发展经过了西班牙人Llull(后来从文献中发现的,现在巴萨罗那还有两个大学是以Llull的名字命名的。2011年之前我不知道这个人,2011年去巴塞罗那参加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IJCAI,atv直播,他们给我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专门介绍Llull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他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Tree ofScience,后来又影响了莱布尼茨。在他和莱布尼茨中间还有一个Hobbes,就是著名的《利维坦》的作者,他第一个提出了思维的机械论,怎么用机械的方式来做推理。
Pascal,大家都知道,第一个做现代意义下计算机原型的人,他也是一个哲学家。二进制的提出者,莱布尼茨,他还提出了逻辑推理器的原型,包括后来的波尔代数跟他的工作全是串在一起的。对我来说,影响非常大的还有Whitehead提出的《过程哲学》,是哲学里的创新,更是人工智能创新的基础。他与学生Russell写了《数学原理》这本书,三大卷,实实在在地催生了人工智能。 早期智能机械装置的发明人: 最早试着用机械装置做逻辑与计算的人是Llull。他做的第一代“图灵机”,凭脑袋勾画了三个圈,后人认为,这是最早的图灵机原型,他是第一个提出虚拟计算机的人。其他几位大家都很了解了。
谁把智能研究变成了科学研究?DeMorgan 和 Boole。真正把推理变成现代化的形式逻辑和数字逻辑,这就是布尔的《思维定律》、布尔代数和De Morgan定理。一直到现在,数字电路设计里面还在用。当然,这是后来香农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把思维定理里面的方程重新进行了解释,变成了布尔代数。Whitehead跟Russell花了十多年时间写了三卷本的《数学原理》,激发了很多人来做计算机,来做认知计算,最后图灵集大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