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手机原配耳塞的消费者,多会有升级耳塞的诉求,通常预算在一两百块;那么一根有吸引力的手机配塞,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美观的卖相、合格的做工自是必须,清晰不失真的通话效果也极要紧,而音质上相比原配有可感受的提升,方是消费者选择的重点。 秋意凉爽的早晨,桂花的甜香弥漫在整个城市,鸟鸣啾啾,atv,窗外洒进来平和的日光,我坐在窗前书桌边,开苞体验JBL T180A这只小耳塞。
看见这种透明窗+展示架的包装设计,稍有资历的玩家应该会想到创新的Air和In ear,不得不说,T180A的包装还是颇有卖相的,在数码城和超市会吸引来不少关注。 区别于创新的设计在于,T180A的透明包装将耳塞单元、线控、插头及随配的胶套统统晒在外边,JBL红色的LOGO在透明盒左上角非常醒目,如此博取眼球的设计思路,私以为不够低调大气。 透明窗下部的纸盒印有耳塞的型号,然后突出“Pure Bass”的字样,字面理解是对于低频的提升,貌似为JBL独家专利技术,应是面向入门级消费者 包装内部结构达不到创新耳塞那么精巧,就是塑料壳+小纸盒,各处以透明胶贴封口,未能杜绝启封后还原的可能,开封细节就不展示了。
限于产品定位,配件方面仅有大中小三幅胶套和几张纸片,我觉得加个带LOGO的收纳布包比较好,T180A的胶套,内部的橘红从黑色中隐约透出,甚惹眼。
T180A单元有金银灰黑红五种颜色选择,线材颜色也相应变化,黑色款我比较中意。 尺寸较小的单元为铝质外壳,模具虽未采用人体工学的贴耳设计,但重量很轻的单元加上软质胶套,使得佩戴时耳朵并无负担。 泛红的胶套也让单元别具美感,后端镭雕白色JBL的LOGO稍违和,下方手柄上有不显眼的“L、R”标识区别左右,线控挂于左单元线稍另类。
防缠绕的扁平线设计,线材两面的橘红和黑色与胶套保持一致。 只有通话按键的黑色线控略见简陋,内凹的按键布置加上较硬的按压反馈,可避免误触,没能提供音量升降和播放控制按键我很遗憾; 由于具备智能降噪技术,实际通话中“清晰不失真”顺利实现,秒灭各种杂牌组装产品。
然后评介音质,相近价位的通讯耳机我只有1More的初代圈铁,就是去年让业内人士淡定不能的那根塞子,不仅动了蛋糕还切下好大块,被踩也是必须~好吧这并非重点,关于1More圈铁的音质,我维持去年评测中的评价:杂食偏素质,性价比甚高; 以它为参照分析T180A的音质水准,1More圈铁用了一年而T180A未煲,对于低价塞子应该影响不大。 前端使用iphone plus+转接线,果7取消3.5MM洞,将数模解码移到转接线中,就我感觉音质跟果6S几无区别,想来不久搭载高规格解码芯片的转接线会有市场。
由于对比分析的是两只平价耳塞,评判标准势必要调低,出于对高端产品的敬意,有关音质的正面评价请自行添上“相对而言”字样,后不赘述。 T180A跟1More圈铁是两只音色差异极大的耳塞,就从其中差别说起。 在量能分配方面,T180A偏向中下盘,而1More圈铁中低频量能较少,相对偏于上盘,且音色较T180A明亮些; T180A的低频澎湃强悍,形体颇觉饱满,其弹性类似大法特色,可以认为JBL独特的Pure Bass确有效果,回放Blue的速度感虽一般,依然体会到出色的低频爆发力。 话说回来,在量能较大时强势的低频会有满溢,对中频构成一定干扰,就来说,1More圈铁这种力度刚够的低频,更利于欣赏人声。 如换作配乐低频较平淡而人声突出的曲目,比如回放李健、童丽,T180A的人声相比1More圈铁更具感染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