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麦肯锡发布《寻找快车道: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新趋势》调查报告,“当前移动出行平台正在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生态,atv,中国消费者自从使用移动出行O2O服务以后,减少了近20%的私家车出行。”平台不仅仅降低了出租车空驶,而且让更多的车主通过分享出行。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在智能出行平台出现以前,北京每辆车日均服务人次为1.99人次,而智能出行平台出现后,日均服务人次达到2.24人次,在不增加路面拥堵的情况下,提升了12.1%的小汽车利用率。 “无论是因为道路空间分配还是空气质量管理,几乎没有一个特大城市能够放任小汽车的使用,而必须约束甚至管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导陈小鸿也认为,“网约车大规模出现前,上海出租车运量基本稳定并逐年小幅下降,只是在高峰及特殊气候情况下才会打车难。” 特大城市出行路在何方?专家:公共交通 缓解特大城市出行难,小汽车的作用甚至是弊大于利。 用数据说话!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表示,就中心城道路交通客运量(不含步行)而言,小客车和出租车用75%的道路资源承担了40%的客运需求,而地面公交用3%的道路资源承担了35%的客运需求,其余为非机动车承担——可见,小客车和出租车客运效率远低于公交。 不少市民担心,在网约车受到严格规范后,未来特大城市出行是否会更加难了? 为此,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发现,随着公共交通的完善,上海的出行正在变得越发便捷。 薛美根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上半年,轨道交通里程(含磁悬浮)近620公里,中心城轨道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为38%;地面公交线路1437条,中心城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1%;86.4%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走100米以内,就能找到地面公交站点和线路。 用一个数据就能显示上海交通的相对便利。目前,上海小汽车保有量控制在150辆/千人,不仅远低于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直播,甚至比一些中西部省份还要低。显然,不会有人认为上海市民买不起车,更多还是因为公共交通相对便利,没车也能相对方便出行。 而且,上海的公共交通建设还在持续推进中。薛美根表示,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客运交通枢纽为衔接,与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国家公交都市。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