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上,M1背离了T1的设计高溢价初衷,在硬件配置达到或超过主流旗舰的基础上较T2保持了同样的价格体系,而这同样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体现:对于老用户来讲,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无疑会让老用户更加认可锤子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潜力;对于新用户来讲,这无疑降低了尝试锤子和Smartisan操作系统的门槛;对于锤黑们来说,这无疑又增添了看衰的口实和事实。 然而,对于啪啪打脸这件事,产品经理罗永浩早已想明白,“不怕打脸,只怕对不住企业,对不住同事,对不住投资人。” 从M1产品上,我们不难看出,M1定位是一个更接近于主流产品的手机,这样的配置和价格无疑更能吸引大众消费者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小米同时邀请刘昊然、刘诗诗、吴秀波同时代言红米手机的诉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下沉的方式更接近普罗大众,进而为旗舰品牌(对锤子而言是T系列,对小米而言是note系列)服务,借助品牌知名度杀回高端市场。 所以,M1对于老罗来说,无疑是产品经理“自杀”后的产物。在锤子内部这款产品也被认为是一款补课和补齐短板的产品,无论是补齐有基线的取舍,还是供应链的配合。 二、CEO罗永浩的分裂人格的厮杀 罗永浩有多个身份:一个知名英语老师;一个此前手机行业零经验的门外汉;一个中年愤青;一个有理想主义者;一个做了一些实事的人;一个四面交友但又四面树敌的人;一个堪比郭德纲的相声演员;一个只会放嘴炮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一个披着理想主义者外衣的投机分子…… 罗永浩的身份有很多,在创立锤子科技身份后,罗永浩的身份有:一个创业公司CEO;一个营销总监;一个软件产品经理;一个硬件产品经理;一个设计总监;一个供应链管理者;一个企业“花瓶”;一个理想主义的导师。这些对外对内,历史和现在的不同身份导致不同的“罗永浩”在这个身体里不停厮杀,同时又分散着他的精力,这导致在T序列遇到问题时罗永浩完全是一个救火员的角色。 无论是在牛博网,还是老罗英语,原有业务都比手机业务更简单,需要统筹的相关方更少,团队也更小,也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产品主要靠营销驱动。但手机行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供应链,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软件设计,差别不可谓不大,老罗多重身份需要协调和管理的事项就更多了,但锤子创立的前三年老罗每个身份都要兼顾,并不知道取舍,所以外行领导内行才受到诟病,才出现了诸如冰箱放肉和钱晨数次洗脑罗永浩的新闻。 到了2016年,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发展不畅+钱晨离职),也可以说锤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调整,或者说罗永浩的“顿悟”,在引入荣耀产品线负责人吴德周和新浪微博副总经理苗颖后,罗永浩“杀死”了自己的其他身份,专注于软件设计和营销,将供应链、硬件设计、商务合作和部分管理职能交给团队,所以在M1发布会上锤子科技有一页是专门介绍到“我们有还有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也想和你们聊聊”,这一产品经理的定位无疑是老罗对自我价值的进一步聚焦。 此前老罗在内部罕见性的做起了创业CEO的本职工作——打鸡血(员工大会发言),而聚焦优势身份背后无疑是老罗的自我取舍,正如2015年4月罗永浩在微信公众号回答网友@张虎头 “为什么要做手机”时回答道 :“我懂UI设计和ID设计,在人机交互和营销方面是天才,凑巧又会运作企业(超低概率优势)。”在引入新管理层后老罗无疑回归了自己擅长的领域。 在电影《致命ID》中,11重人格的男主角在惊险中杀死了自己厌恶的其他人格,而在现实中罗永浩丢弃了自己的其他身份,这个过程恰如雷军被程序员格式化电脑遗失优秀代码后放弃程序员身份,专注于管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内因导致,一个是外因诱发。 谁杀死了罗永浩?对,是罗永浩的自己!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老鹰寿命可达70岁。鹰活到40岁时,便雄风不再:昔日锋利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抓食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开奖,凡乎碰到胸膛,不再象过去那样灵活。这时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要么消极无奈地慢慢等死,要么经历一个长达50天的十分痛苦而漫长的更新过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