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AI落地、数据与城市规划,杭州城市大脑的三重意义(2)

时间:2016-10-15 17:14来源:118图库 作者:118KJ 点击:
在中国,尽管早在 2011 年上海市政府就开始试点政府数据开放计划,包括上海市公安局等 9 个市级部门参与其中,但由于缺乏宣传,外界并不知晓。直到

  在中国,尽管早在2011 年上海市政府就开始试点政府数据开放计划,包括上海市公安局等9 个市级部门参与其中,但由于缺乏宣传,外界并不知晓。直到2015 9 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概念,将政府数据开放列为了中国大数据发展的10大关键工程。纲要规定,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此次,杭州城市大脑计划进一步将政府数据开放落实到实处。除阿里云外,还有12 家企业参与了城市大脑计划,这些企业从不同领域,比如阿里云提供计算能力、中移动/联通提供网络能力、海康威视提供图像视频捕捉能力等等,结合各方不同的技术优势,共同挖掘、分析杭州的城市数据,这对今后城市数据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具有积极效应,而随着数据成为一种资源,新一代的创业公司,完全可以依托数据开始创业,比如当城市交通数据成为可随时接入的API 后,创业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可以直接拿来主义,极大节约了产品研发的宝贵时间,大幅提升产品开发速度。

  更重要的一点,城市数据多种多样,不同维度下呈现不同的存在形式,再加上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城市人口流动,这些都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创业热潮的巨大红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杭州城市大脑计划可谓开了一个好头。

  城市发展:如何成长为智慧有机体?

  城市堪称人类伟大的创造,而现代城市则完全由交通塑造。火车的出现催生了第一批现代意义的城市,而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后的直接结果,则是带动全球意义上的城市扩张。随之而来的,则是所谓的「城市病」——人口、工商业等资源等过度集中到中心城市,而大城市不同城区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又导致各种「睡城」的出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治理城市病的思路是开辟新道路(梳理交通),建设新区(疏通人口)、规划新商圈(调配商业),但倘若让城市看作一个得病的有机体,上述方法更像是西医疗法里的头疼治头、脚疼医脚,没有从根本上了解病情。这并非治理者不努力,而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类治理者在决策机制上无法适应城市的需求。

  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里论述了城市规划者如何异想天开地希望通过自己的规划,让贫民区消失掉,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尽管雅各布斯更倾向于对城市社区自然而然发展的偏好,但这妨碍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切入城市发展:数据。

  如上文所言,传统城市治理的方法从未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局部的改造对于城市发展不仅没有好处,甚至加剧城市问题。而从整体上分析城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收集海量数据。过去几年,中国城市规划者们对于数据采集方面的投入非常巨大,比如为了治理交通堵塞部署了大量交通监控摄像头,但另一个问题又凸显出来,这些摄像头采集到数据如何与其他数据,如红绿灯数据、道路导航数据进行整合。此次云栖大会上,一手缔造阿里云的王坚博士直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红绿灯与交通监控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他们虽然在同一根杆子上,但是从来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

  以杭州为例,仅视频摄像头就有5 万多路,这些摄像头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实时与其他数据整合,从而构成城市路网的立体数据平台。当不同设备、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最终被打通,一个城市的真实面貌也将最终呈现在决策者面前,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交通规划、城区建设还是商圈拓展,一切都围绕时刻流动的数据来展开,实时调整,实时优化。这是新一代城市规划的最终方式,也是唯一方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